“我住在曙光新城,小区里常有异味,之前说整改,怎么还没解决?”“现在去淀山湖边玩的人越来越多,环境也越来越乱了,我向相关部门反映过,为什么没有改善?”……5月5日上午10时,在昆山市淀山湖镇红星村农机仓库内,一场“辣味”十足的对话正在进行。
对话中,现场的群众代表接连抛出“散乱污”企业整治、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基层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痛点问题,相关负责人则诚恳回答,不仅给出解决路线图,还明确完成时间表。这样的场景,发生在昆山首个电视问政访谈节目《民情面对面》录制现场。
这是昆山市委宣传部启动的“以思想大解放之勇,争高质量发展之先”系列活动的头一个,提议开办这个节目的正是市委书记、市长杜小刚,他要求各级干部都要直面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意,用老百姓提出的问题来促进广大干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全市党员干部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录制节目的地方,去年还是一个养猪棚,高峰时养猪6000多头,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群众意见强烈。在昆山“263”专项行动中,面对红星村养猪场这个多年顽疾,市、镇两级加大整治力度,多部门联动执法,终于成功实施“定点清除”。
“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提升环境上解放思想、谋求突破。”就在5月2日,苏州市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动员全市上下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作为市(县)区代表发言的杜小刚直言,“美丽”是“昆山之路”的重要内涵之一,也应是昆山的核心竞争力,而当前生态环境、城市治理仍是昆山的突出短板。
4月4日,昆山市委、市政府召开“美丽昆山”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动员大会,明确提出必须要强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念,让生态环境更美、城市形态更美、城乡面貌更美,全力推动城市精致化发展和“全新一跃”。
解放思想就要敢于揭家丑不护短,对发展现状有清醒认识,对未来目标有清晰定位……包括“美丽昆山”在内,昆山近期一口气推出18项三年提升工程,涉及创新转型、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各个方面,通过改革创新加固底板、补齐短板、树立样板,矢志让这片“昆冈美玉”颜值与气质内外兼修。
回顾昆山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农转工”到“内转外”,从“散转聚”到“低转高”再到“大转强”,可以说“昆山之路”的每一步大跨越,都铭刻着解放思想的烙印,很多实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唯一性。从当年的自费开发起步,正是凭着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思想解放劲头,昆山从原来的农业县一举跃升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百强县之首。
昆山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强富美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一场大考,必须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充分传承与弘扬老一辈创业者的创新与担当精神,通过新一轮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思想大解放之勇,争高质量发展之先。
杜小刚说,过去昆山抓住的每一次机遇,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醒得早、想在先、干在前;昆山实现的每一步跨越,都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满足、不懈怠、不停步。“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既不要迷信我们走过的路,更不能迷恋我们走过的路,务必走好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