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伊犁河谷,有草原,有雪山,还有一批批来自万里之外的江苏援疆干部人才。2016年12月,350名江苏第九批援伊干部人才肩负省委、省政府重托,来到新疆伊犁,接续开展援疆各项工作。他们带着情怀而来,无暇欣赏风景,立刻投入工作,为打造“塞外江南”新伊犁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年多来,通过“万人帮万户,共同奔小康”等多种方式,推动援疆扶贫呈现良好态势。
“开展援疆扶贫是决胜全面小康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伊犁州党委副书记潘道津表示,要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实际行动助力受援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伊犁各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祖国的温暖和江苏的无私援助。
日复一日,伊犁的山川河流依旧优美动人,这里的群众生活变化明显。
务实帮扶 改善贫困家庭面貌
伊犁巩留阿尕尔森镇村民艾本纳帕斯,有意养牛,却没有发展资金。
巩留原县委办主任安玮深入了解后,把具体情况反馈给江苏张家港市检察院检察长蔡蔚。随后,蔡蔚出资1万元助力艾本纳帕斯发展生产,安玮又与同事自筹5000元帮他盖起了牛圈。
“现在已经养殖了7头牛。”艾本纳帕斯现实现增收脱贫。这是张家港对口支援巩留扶贫800户的缩影。
张家港工作组策划“1+1帮1”帮扶模式,“1”是张家港党员干部,“1”是巩留本地党员干部,以此对800个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2017年共安排结对帮扶资金325万元,发放慰问物资18.4万元,工作组医疗团队针对800户贫困家庭开展爱心义诊活动3次,120余名贫困群众受益。
第九批江苏对口援伊各前方工作组按省前指部署要求,以“万人帮万户,共同奔小康”帮扶活动为载体,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广泛动员后方单位、党员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与受援地贫困家庭结对,提供就业创业、发展生产、就医就学、生活救助等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有效改善了受援地贫困家庭生活面貌。
武进工作组组织实施“同心同愿,同奔小康”特色援疆工程,动员后方850名领导干部职工,定向结对帮扶尼勒克1050户贫困户,捐款捐物价值1191万元。扬州工作组利用微信朋友圈,开展爱心羊羔领养活动,创新“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模式,帮助5个贫困家庭增收3.7万元。
江宁工作组协调江宁区财政拿出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设立“千人携手、同奔小康”援疆帮扶基金,同时,吸收江宁各界爱心人士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捐款捐物,目前,基金规模已达300万元。现已完成340户的结对帮扶,并广泛动员后方爱心力量向特克斯县困难群体捐款捐物10多场次,捐款捐物220万元。
“万帮万”活动开展以来,江苏704家企事业单位、6984名爱心人士,捐助资金4724万元,捐衣捐物价值2565.8万元,帮扶伊犁贫困家庭10078户、3.22万人;援疆干部人才与伊犁1334户贫困家庭结对子,募集捐赠物资价值622.0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