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经常脱靶,到如今的指哪打哪,一个神枪手是如何炼成的?武警东营支队机动中队中队长王海鹏用汗水换来了答案。击发5发子弹最快只需用时1.8秒,15米之内他能做到手枪“指哪打哪”,这名神枪手游走在反恐处突、打黑除恶、抢险救援的第一线。

武警东营支队机动中队中队长王海鹏。受访者供图
极限挑战
击发两弹只需1.8秒
今年,王海鹏刚刚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山东青年五四奖章”,他身上的故事有很多。
自2002年入伍,王海鹏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能当上机动中队中队长,王海鹏凭的是硬实力。格斗训练、10公里负重越野、魔鬼周训练……他都憋足了劲向身体极限发起冲击。每天正课训练完,他都加练俯卧撑、引体向上、杠端臂屈伸等300次。为了提高五公里武装越野,他穿上沙背心,在背包里放砖头。为了突破400米障碍,他绑上沙袋,别人跑一趟,他再加一趟。
极限体能只是特战队员的“入门证”,具备超常技能才能拿到“资格证”。特警学院5个月的专业系统训练,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战术素养和反恐知识储备。这五个月中,王海鹏学习了擒敌、搏击、射击、排爆等实战技能,每一个科目都需要一步一脚印扎扎实实地训练。学排爆时要挖一个直径一米的大坑,里面放上TNT引爆,所有人必须穿着普通迷彩服趴在离坑一米的位置,近距离感受爆炸。
至于射击科目,要求3秒内完成拔枪2次击发,而在他的手中,2发子弹最快只需用时1.8秒。如今,15米之内的射击王海鹏能做到“指哪打哪”,他轻描淡写地解释自己成绩背后的不易:“以前我射击经常脱靶,五发子弹能脱靶两三发。只有经过严格的高频训练,才能成肌肉记忆。”
如今已35岁的王海鹏,仍然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马达,每天不知疲倦地带领战士苦练着。他将自己在实战中不断完善的战术,写成两本厚厚的战法笔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队员们。傍晚的中队营区,队员们正在体能训练,有的战士利用汽车轮胎练弹跳,有的战士负重蹲起加速冲刺……训练内容是王海鹏多方请教、精心钻研出的“专家训练套餐”。这份“套餐”根据每个队员的接受能力、技术水平、特点优长,量身定制训练计划,让人人练出“绝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