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创业家 李秀芝
编辑/石海威
5月4日,平安好医生(01833.HK)在香港联交所IPO,开盘价报57.3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4.6%,市值一度超过600亿港元。
平安好医生今日的股市表现并不值得意外。
早在正式招股的第一天(4月23日),平安医生就已成为了16家券商热抢的“香饽饽”。截止4月26日认购时,平安好医生的超购倍数高达653倍,冻结资金逾3768亿港元,为港股新股“冻资王”第十一位。
上市前,平安好医生还引入了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等7家全球顶级的基石投资者。
然而,与股市中的备受追捧和高估值并不匹配的是,平安好医生成立三年多以来连续亏损,共计亏损超过20亿元。招股文件显示,2018年平安好医生将继续产生“大额亏损净额”,未来不排除亏损以及负经营现金流。
一些业内人士对平安好医生的IPO颇有微词。在他们看来,其商业模式并未得到验证。某知名投资机构的合伙人向大健康参考(ID:dajiankangcankao)直言:“这不是把商业环境往沟里带吗?”
也有多位互联网医疗从业者向大健康参考表示了相反观点。“毕竟能提振行业信心”、“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医疗的关注太少了”、“拉开了互联网医疗行业新的序幕”。
负责平安好医生新股认购的券商之一富途证券认为,与盈利相比,率先抢下市场占有率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