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争相涌入杭州,成为用“奋斗”书写城市历史的杭州人,为这座风景秀丽的创新之城注入新活力。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推出《奋斗者说》栏目,记录杭州人在这座城市创业、奋斗的故事;也通过他们的青春与梦想,记录下这个城市的变迁,时代的印记。
【人物名片】
陈浩,1983年生于山东青岛。2016年,他放弃了海外的闲逸生活和上海的百万年薪,与两位年纪相仿的朋友合伙,在杭州桐庐开起了民宿。尽管“前所未有的忙碌”,但陈浩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乐于去做的事情中,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应该安于现状,停步不前。”——陈浩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4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叶临风)在国外拿到双学位,回国后有着百万年薪的光鲜工作。陈浩的父母想不明白,儿子为什么会毅然抛下一切,跑到杭州桐庐的大山里头开起了民宿?
陈浩的答案很简单:找寻梦想。
扎进杭州大山里的“寻梦人”
“能在繁忙的生活中,偶尔放慢脚步,是特别珍贵的。”陈浩说,自己一度丢失了这份安静。
在新西兰完成学业后,陈浩创办了几家连锁咖啡厅。这份事业能够帮助他在异国他乡“生存”,却无助于他的“成长”。
2009年,陈浩回国并落脚上海,在一家外企任要职,有上百万元年薪。外人眼里的他光鲜亮丽,但他内心却非常苦恼。“一年出差100多趟,假期很多但一天也用不到,钱赚了不少却无福消受,工作也十分机械化……”
为了调剂身心,陈浩把难得挤出的休息时间,都放在自驾游上。习惯了空中旅行和在世界各地酒店中醒来的他,很快迷恋上了“民宿”这一业态,并渐渐萌生“回归田园生活”的念想。
陈浩的父母是生意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二老“思想开明,只要不跑偏,大凡都是支持的”。
2015年6月,湖州德清县举行民宿大会,陈浩“不请自来”,对照着展板上的人物名片,在会场挨个儿“认脸”打招呼,结识了不少民宿圈内人,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合作伙伴——马岛和郭少珣。
“最初是他(陈浩)找到了我俩。”离开校园十年,马岛做过建筑,当过讲师,也演过话剧,兜兜转转始终不得方向;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郭少珣则在循规蹈矩的建筑生涯中,渐渐丧失热情。
人的步伐有急有缓,有些奔波在快节奏,另一些人则可能享受在慢时光。陈浩用一句话,打动了两位同道中人。
“他说,寻梦永远不嫌晚。”郭少珣回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