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乳山:打造国际牡蛎产业“智高点”集聚蓝色新动能


 
2018-4-22 17:21:55

齐鲁网威海4月22日讯 4月21—23日,首届中国牡蛎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乳山举行。本次论坛围绕牡蛎产业可持续性与食用安全保障主题,分专家专题报告、洽谈交流和遗传与育种专题讨论和乳山牡蛎产业发展专题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际知名海洋生物研究专家和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大连海洋大学等国内知名海洋院所专家教授,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家等200余名嘉宾参与。

微信图片_20180422144642.jpg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牡蛎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和“中国(乳山)牡蛎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中国(乳山)牡蛎产业研究院将依托乳山牡蛎产业资源,加大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合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整合项目、政策、金融等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将产业与人才、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综合开展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品牌培育、产业孵化等工作,打造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在乳山牡蛎产业发展专题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牡蛎小镇规划、海洋牧场产业基金、牡蛎产业发展等进行了专题研讨,并发起成立了乳山市牡蛎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了8位首批特邀专家,为乳山牡蛎产业发展再添新动力。

“永久会址的落户,搭建起牡蛎技术国际交流平台,其形成的真知烁见必将对乳山进一步发展牡蛎产业、打响乳山牡蛎品牌、壮大海洋经济带来新理念、新视野、新思路。”乳山市委书记周兵说。

乳山拥有199公里海岸线,是中国牡蛎之乡、中国北方牡蛎第一市,现有牡蛎养殖面积8万亩,年产量达30万吨。为实现牡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乳山制定了“乳山牡蛎”保护十条意见,构建了全国首个牡蛎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成品乳山牡蛎壳长能够达到15厘米至18厘米,肥满度能够达到18%至20%,较国内其他地区同类产品高5到8个百分点,经专业机构鉴定,富含的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也高于其他地区同类产品。”国家贝类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国范说,乳山牡蛎的先天自然优势和产业发展规模,吸引了中国牡蛎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和中国(乳山)牡蛎产业研究院落户乳山。

从事贝类研究30多年、四倍体贝类及生产技术发明人郭希明教授在实地参观考察乳山海洋牧场建设后说:“这次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也是乳山牡蛎的‘品鉴会’,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我对乳山牡蛎的品质和产业发展规模有了新认识,特别是当地政府以产业基金推动海洋牧场的做法,对海洋经济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海洋牧场是当前乳山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个切片。在对海区进行调研摸底的基础上,乳山统筹海陆规划,编制了现代海洋牧场规划实施方案,按照“统一布局规划、统一技术规范、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地理标识”四统一原则,围绕“一基地五中心”,打造48万亩新型海洋牧场示范区。

发展现代海洋牧场需要资本的注入。乳山发挥资本驱动杠杆,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海洋牧场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牧场开发建设。

今年,乳山将重点推进一期10万亩海洋牧场的对外招商,添置玻璃钢工船等海上配套设施,建设净化物流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营销中心、养殖基地等陆上配套设施,同时开发底播增殖区、人工鱼礁区和网箱养鱼区等。

时下,乳山牡蛎小镇建设正紧锣密鼓敲定中。依托中国牡蛎之乡、滨海旅游生态资源,以“生态海岸、魅力海湾”为定位,融入科研、科普、现代环保产业及生态观光旅游等要素,按照“一核两带三轴六片区”规划,打造国际牡蛎产业中心集散地、极具山东特色的国家级特色小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借力高峰论坛和产业研究院的科技支撑,我们将通过人才引进和产业基金介入,将乳山打造成中国乃至国际牡蛎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输出的桥头堡,推动中国牡蛎产业发展,实现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乳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宫本杲说。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