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财经企业 > 财经快讯> 浏览正文


央行立规银行系“扫一扫”受限 不正当竞争难以界定


 
2017-12-31 21:42:14

 2017年12月27日,央行发布一则通知,宣告“扫一扫”条码支付将告别“无证驾驶”时代。除了单日500元的静态码支付限额,最令人关注的就是烧钱补贴大战将被叫停。没有了烧钱补贴的加持,在线下条码支付的大军中,银行或许要比微信、支付宝更加害怕。

  新金融记者 孙翼飞

  对买卖双方几无影响

  “野蛮”生长了许久的条码支付,终于迎来了央妈的关注。

  2017年12月27日,一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出台,从4月1日开始实施的这份规范,将对我们的日常支付生活,带来不小的变化。

  央行的规范一共将条码支付分为4个等级,从A到D风险依次递增。A类,是采用数字证书或者电子签名等两类(含)以上要素验证交易的,单日限额由交易双方自行约定;B类,是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或者电子签名的两类(含)以上要素验证交易的,限额5000元;C类,采用不足2类的有效要素验证的,限额1000元;而静态码,则是D类,限额500元。

  如今,扫码付已横扫各个角落。相当一部分人,每天通过扫码支付的金额已远远超过500元。

  “其实,静态码的500元限额对人们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银行一位人士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所谓的静态码是指用户向商家贴出来的微信、支付宝二维码付款,这类商家通常是早点摊、水果摊,一天500元的限额足够用了,“到正规便利店,通常都是商家扫用户的码,跟这个没有关系。”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生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从风险防范角度来说,等级越高对消费者用户来说越安全,“但是市场是多元化的,应当允许各类经营主体的多种业态形式存在,对于风险防范能力达到D级,即使用静态条码的,其本身针对的就是小额消费主体,所以这类风险等级标准的制定符合市场需求,具有现实意义,并不会打压像煎饼馃子摊位、奶茶店这类经营主体的实际经营。”

  “不正当竞争”难以界定

  如果说吃瓜群众关注的是限额问题,那么行业人士关注的就是补贴问题了。

  央行提出“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市场份额,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的要求。对于中小型的支付机构来说,他们远没有烧钱补贴的能力。而市场上,一直用红包补贴商户和用户的行为,可能被制止。

  这意味着,微信和支付宝两者的补贴竞赛,也许会告一段落。如若补贴停止,吃瓜群众也无法从微信和支付宝两大支付巨头身上薅羊毛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让扫码支付赛道内所有的参赛者不带任何装备、身处同一起跑线公平竞争,实际上很难执行。

  “支付巨头都有自己的生态供应商,它们可以把推广交给代理服务商运作,把相应的补贴款项也交给代理服务商。”上述银行人士直言,“如果补贴是由代理服务商补贴给用户或者商户,这样算不算不正当竞争?这很难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支付宝、微信等有发红包、补贴行为的是否属于禁止行为,还需要结合是否属于交叉补贴、是否低于实际成本价格判断。”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达晨律师事务所主任高兴发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在新规发布后,财付通方面迅速做出回应:财付通旗下的微信支付和QQ钱包两大产品的用户数已超过8亿,日均交易笔数已超过6亿笔,包括线上线下在内的腾讯移动支付的量级还在持续稳定增长。但同时也在收集用户和商户的实际需求,并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希望与业界、监管部门一同探索更具技术前瞻性的创新模式。

  不过,补贴势头正猛的支付宝,目前尚未对此有所回应。

  “银行队”更令人担忧

  事实上,在扫码付的赛道中,不仅有微信、支付宝这样的巨头,也有银行的身影。并且,与微信、支付宝一样,银行为抢占扫码付市场,往往也是“道具加身”。

  天津市南开区一名商户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大概在2017年年初的时候,自家店对面市场过来买东西的建行工作人员推广了一个叫作“龙商户”的产品,“给我送了一张二维码,我办了一张绑定的建行卡,顾客消费满10元可以随机减钱,最多能减10元,力度还是挺大的。”

  很可惜,挂了将近一年,这个“龙商户”二维码总共只收过4回钱,“其中有一回还是建行员工扫的,”上述商户说,“大家还是习惯用微信和支付宝,谁也不愿意再下载一个建行付款软件,平时根本用不到。”

  除了建行之外,招行、工行等也都曾试图抢占线下扫码付的阵地,以满减等方式与微信、支付宝抢夺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 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推出了银行业统一移动支付APP“云闪付”,意在推动银行业移动支付服务全面提升。“云闪付”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由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整合银行业资源,共同打造的银行业通用支付入口。

  在当前的支付市场格局下,无论是银行还是银联,单打独斗都无力颠覆移动支付的双寡头格局,而合作聚力,或许尚可一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如今,央妈已喊话不能用烧钱补贴的方式争夺用户,这让人为“银行队”深感担忧。毕竟,在可以肆意烧钱补贴的日子里,它们也没抢来什么用户。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商业没有捷径,但可以“换道”
·最美W SQUARE夏日多巴胺市集来咯!多重福利加上保
·央行:上半年人民币存款余额295.72万亿元,同比增
·上半年银行退出千余家支行、分理处等
·2024年东吴双创峰会启幕 XR创新企业VITURE惊艳亮
·第七届进博会企业展签约面积超35万平方米,26家企
·三大航上半年继续减亏,南航二季度环比转亏:国内
·贸易规模再创新高!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2024年全国夏粮获丰收,产量比上年增长2.5%
·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