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古朴而又富有艺术气息的金砖花盆和壶承

图说:用废弃文具制作的画作《向保罗·克利致敬》
东方网通讯员严莉燕、包永婷12月9日报道:用“御窑金砖”制作花盆和壶承、可以感应温度提示时间的吊灯、可以折叠的浴室……一个个奇思妙想的创意作品让人惊叹不已。今天,2017年市民文化节艺术创客大赛颁奖暨成果展在普陀区文化馆城市创艺空间拉开帷幕。成果展以创、智、变、优、享、趣六个主题将市民创客五彩斑斓的创意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分空间展呈给广大市民。
历时8个多月,市民艺术创客大赛以“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将“传统、创新、生活、艺术”贯通,共收到参赛作品千余组,涵盖了绘画、雕塑、手工艺品、平面设计、科技产品、生活用品等方面,其中有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解构重塑,有对艺术审美观念的崭新表达,有对当下生活形态的完善创造,有对未来科技世界的探索畅想……大赛最终评选出“百位艺术创客”。
创客,是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从首届市民文化节的市民创意大赛到今年的市民艺术创客大赛,市民文化节一步一步在发掘城市创意因子并积极推动它的价值的实现,推动艺术领域的“双创”——实现艺术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让传统“活”在当下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如何把它转化有价值的东西,如何使传统文化面向当代生活?大赛中,创客们用自己的作品为传统文化做了精彩的当代注解,成为大赛中最耀眼的星。
金砖又称“御窑金砖”,是五百年前铺在紫禁城宫殿中的高质量方砖。因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故名“金砖”。怡心斋在用心保存来之不易的金砖的同时,还在不断思考如何化古为今,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金砖。
他们将皇宫的地砖转化制作成古朴而又富有艺术气息的金砖花盆和壶承。金砖细腻且透水性好,造型方正厚重,黛青光泽,加上取自苏州园林海棠型的设计,为壶承增添了一份古朴高雅的意蕴。不仅饱含了丰厚的人文气息与传统创新,也是传统精神的一次穿越,更是让其物以致用,让文物走出库房,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
怡心斋团队成员傅淳表示,要改变金砖的用途并不容易,不仅要注意保护它原有的纹路、特色,还要选择适合的样式来体现金砖的韵。制作的时候,要细心与耐心并存,保护金砖不受损,最大限度体现金砖非一般的质感,一不小心就可能让这一文物毁于一旦。
让城市更加宜居
在大赛中,不少创客都表达了环保理念,关注环保,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他们运用再生能源、废弃材料、环保材料等制作作品,形式上也不断创新。
宝山实验学校12岁的学生王于前一副巨大的《向保罗·克利致敬》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是王于前用向全校同学征集过来的废弃文具制作的一副画家保罗·克利的人物作品,喜爱画画的他想用这种方式向自己的偶像致敬。
王于前从小就动手能力强,妈妈不小心敲坏的瓷砖都能修补起来,也注重环保,妈妈扔掉的绳子他会收集起来搞创作。这次参赛,他的创意得到全校师生支持,暑假期间,仅一周的时间家长孩子们就用各种废弃文具塞满了校门口的收集篮。画中人物本来是一个小嘴巴,不过,因为一位同学捐赠了一个旧文具袋,他灵机一动将文具袋做成了可以用拉链开关的大嘴巴,为作品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感染力。“创意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老师何赵英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客,王于前在尝试用废弃材料作画的时候,他也理解和发展了画画的表现力,创造性改编了名画。
让科技融入生活
百强作品中有一盏与众不同的吊灯,其实它并不是特别“美”,但是它却是一盏有温度的吊灯。这个灯能感应温度、提示时间,环形灯条的颜色变化用来表现温度的高低,温度越低颜色越偏蓝,反之则偏红。圆形转盘的位置则可以用来示意时间。作者是徐汇区美高双语国际学校14岁的学生周臻翔。
周臻翔善于观察生活,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也不经常使用温度计。为了方便看时间,查看温度添减衣服,他将室内温度和时间查看的功能都集成在吊灯上,并且用不同的色彩和光芒感性地反映出来。“为此他还经过了严格的调查问卷的统计,这个想法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周臻翔的妈妈介绍。他一直喜欢在生活中寻找不便之处进行改进,这盏吊灯已经是他的第三个作品了。
作品中还有能自主移动,穿梭于废墟之间,寻找生还者的“欧若拉地震营救灯”;重在提高城市快递派送车辆的运输效率、安全性、降低工作人员的疲劳、改善舒适性的“乐递快递车”;在狭小的居室空间中可折叠的“智能浴室”等。这些作品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专业学生的设计,他们造型美观,勾画出了未来生活的蓝图。
让创意实现更大价值
创客的最终目标都是要让创意实现价值,大赛评委们都认为,创客既可以是对生活的美的表达,为自己或他人产生价值,同时也指自主创业,让作品成为受欢迎的商品,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虽然把创意变为现实不容易,但从作品到商品这一步更为艰难。
销售一直是设计师的短板,李海滔一直帮助孵化设计师设计的产品。他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个性、美的追求使得对设计师的创意产品或定制产品需求的回归是必然的趋势。如何将积累转化为成果一直是他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