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汇区建襄小学学生在上海电影博物馆观看电影
在推拉摇移的艺术中,感受电影魅力;在声影并茂的世界里,实现育人功能;一部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等深刻教育内涵。
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为引领,不断提升“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工作品质,影视教育不仅是鉴赏和品评,而且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充分展现影视教育的生命力,充分发挥优秀电影作品的育人功能。
本周日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在上海举行。上海的学生那么兴致勃勃地参加电影文化活动,是什么吸引他们呢?连日来,记者走进沪上多所中小学,采访“电影育人”的幕后故事。
“影”领成长
“电影+”将鲜活带入课堂
“电影+语文”、“电影+艺术”、“电影+美术”、“电影+历史”……在上海的中小学课堂里,总能感受到影像艺术的魅力。
在这次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上,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卢雷,将开讲一堂别开生面的“电影+语文”公开课。这几天,卢老师正紧锣密鼓地对这堂公开课进行最后“调试”,他告诉记者,公开课主题是《开国大典》,将以纪录片《开国大典》为主轴,融入电影《董存瑞》、《烈火中永生》、《建党伟业》、《长征》、《开天辟地》等10部影片的片段,课上他将带着一个班的孩子一起体会,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多少人付出了血和汗。
有着30年教龄的卢老师,平日就喜欢把影视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电影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可更直观地让孩子们感受到事情背后的含义,毕竟里面是活生生的人和事。”
30年前在海南中学担任历史老师时,叶永广就与“电影+”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7年,叶老师注意到电视台正在放一部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我觉得特别好,就用录像机录了下来,把影视片段引入历史课,学生反响很热烈!”
64岁的叶永广回忆起当时的尝试,仍激动不已,“历史学科,就是要把过往的事讲给学生听,要重现。理科课程可以通过做实验重现,但是我们文科呢?通过影视,正是把鲜活的场景重现在了学生眼前。”
此后,叶老师做了影视资料收集的有心人,节目、栏目、频道也越来越多,逐渐有了一个影视资料库,并在2006年成为历史学科德育与资源开发研究实训基地的主持人。
有了体制、机制、人才的支持,叶老师干劲更足了。他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在这个影视资料库里,已经有54000多部片子,涉及80个专题。“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专题,就涉及中华服饰、中华饮食、中华医药、陶瓷、京剧、昆剧、四大发明等等。”
现在,叶老师和他所在的实训基地正和虹口区教育局、各所中小学联动,开发影视课程资料包,以公益服务的形式让更多的影视资料进入更多的学校。“文字是平面的,影视是立体的,两者相结合,能够把最鲜活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叶老师感叹道,如今的影视教育和传统的影视教育不一样了,“传统的影视教育更多的是鉴赏和品评,而现在,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才是影视教育的生命力所在”。而叶老师不仅自己优秀,而且作为实训基地的主持人,还培育带出了一批影视教育的好老师。
银幕德育
电影成为学生成长助推器
电影,也渐渐成为申城中小学课外实践、立德树人的好抓手。
在徐汇区建襄小学,就有一项“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该校德育主任蒋瑾告诉记者,学校每个孩子到了四年级下学期,都要去学校附近、漕溪北路上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参观。
经过多年的摸索,学校也围绕参观电影博物馆,延伸出了很多相关的“电影课程”。“我们这个参观活动的主题是:人、科技、电影。所以我们也和学科相结合,比如语文课里有《神奇的机器人》、《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品社课里讲到《四大发明》,都可以把这些内容和电影素材结合在一起。”
校方希望,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实现两个目标:首先,让孩子们了解到,电影作为一项技术发明传入上海。在百年上海电影的发展史上,无数的电影人为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使电影成为中国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其次,引领孩子们探究电影生产创作的神奇奥秘,感受制造梦幻的技术之窗。通过观摩影视作品的生产创作流程,感受电影作为梦幻工场的动人艺术魅力。
在每年结束参观后,建襄小学的孩子们还会领到一份“任务单”,比如回答关于电影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说说自己喜欢哪部电影,再比如,手绘一张电影海报——而这些手绘海报也张贴在了校园中,成为一道美丽的电影风景。
在上海的东北部,校外影视主题教育活动成为杨浦区中小学与大学联动的一座桥梁。杨浦区少年宫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年通过影视媒体手段,让学生从电影中获取知识,然后通过高校实践活动,感受知识,最后运用摄影、微电影等电影技术探究所掌握的这些人文、历史知识。
杨浦区少年宫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影视作品。比如小学阶段展开“走进百年复旦,探索光影奥秘”。“我们带领全区近十所小学的近千名师生共同走进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看看新闻视频、听听新闻历史、讲讲新闻故事、找找新闻奥秘、探探新闻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究实践,让参与活动的学生们对于高校、对于影视传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快乐有趣的校内外影视文化教育氛围。”
在初中阶段,结合有关生命起源,细胞进化等影视资料片,与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联手,先后有十所初中的近千名师生先后走入同济。高中阶段,通过观看《同济大学校史纪录片》、《上海理工大学校史纪录片》等影视资料片,初步了解大学诞生发展的历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