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滨江的正泰智能工厂,无人驾驶运输车正在车间进行运输工作。浙江在线记者 魏志阳 摄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2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张永平)“十三五”时期,杭州将重点打造“一区两廊两带两港两特色”重大平台,城东智造大走廊是“两廊”中的其中一条。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11月30日获悉,由杭州市发改委编制的《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规划纲要》已形成送审稿,关于大走廊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具体内容呼之欲出。
“《规划纲要》编制目的,就是要推进具有杭州特色的两化融合发展,形成智能制造新模式和杭州制造业的新优势。”杭州市发改委主任洪庆华说,希望通过《规划纲要》能够引领杭州工业未来发展方向。
涉及五个行政区核心区平台各有其职协同推进
杭州城东智能大走廊在哪里?按照规划,它涉及滨江、萧山、余杭、江干、富阳五个行政区,核心区域包括杭州高新区(滨江)、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临江国家高新区)等重大平台,并辐射到余杭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富阳东洲和江南区块等地。
按照《规划纲要》,大走廊核心区平台各有其职协同推进。比如,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及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智能家电家居、总部经济与研发服务;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医药健康等产业;钱塘智慧城重点布局智能制造领域企业总部与研发中心、工业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工业大数据中心与应用、金融服务、制造业国际会展、智能装备(产品)进出口窗口等功能。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长安福特杭州工厂。浙江在线记者 董旭明 摄
到2025年在杭州制造业实力显著提升
作为杭州未来创新创业新助力,城东智造大走廊将在四个方面起到战略引领作用:全球未来产业发展先行区、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两大战略融合发展引领区、杭州湾经济区智能制造主导区、杭州拥江发展协同创新区。
按照2017-2025年的重点谋划期限,到2025年,城东智造大走廊目标在杭州市制造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创新能力、智造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从远期展望来看,到2035年,城东智造大走廊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技术、智能产业和智能制造企业,建成全球未来产业发展先行区、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两大战略融合发展引领区、杭州湾经济区智能制造主导区、杭州拥江发展协同创新区。
位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人在生产出口电梯。 浙江在线记者 吴元峰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