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1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梦月)他是身强力壮的班主任,五年多时间,抱着重症肌无力的学生上下课堂,坚实的臂膀和宽阔的后背,让生病的孩子没有落下一节课;
她是全国首个驻守非洲一类艰苦地区的外派教师,在“蒙内铁路”列车上,给中非两国孩子上文化课,传承发扬中华精神;
他们是12名乡村教师,为了帮助轮椅女孩圆读书梦,三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免费送教上门,只为实现“一个不能少”的承诺……
这些普通又不平凡的“灵魂工程师”,正在用“最美精神”点亮杭城。
11月28日晚,第五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评选活动颁奖仪式举行,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等市领导参加颁奖仪式并为获奖教师颁奖。
这10位当选的教师(团队),有风雨无阻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爱心送教团队,有上完最后一课情不自禁深吻讲台的老教师,也有坚守承诺背起患病学生求学的“爸爸老师”,他们默默耕耘、奉献光热,用一颗真心诠释教育的真谛。
本次评选活动于今年6月启动,经过广泛推荐、专家评议、微信投票、评委会审核等程序,从400余名推荐教师中评选出大家心目中最感人的“十佳教师”。此外,组委会还评出了10位“十佳教师”提名教师。
此次评选活动,充分展示了杭城教师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弘扬了“最美杭州人”精神,营造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杭州市第五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名单
三年风雨无阻 爱心送教上门
爱心送教团队(淳安县浪川乡双源完全小学)

双源完小是淳安县偏远农村学校之一,在编教师12名。自2014年9月起,他们为了帮助身患残疾的小汪同学圆读书梦,三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坚持为四公里外的小汪免费上门送教。并根据小汪的身体特点,为她量身定制教具和教材,《特殊儿童送教记录本》足足记了六本。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小汪赴省人民医院接受免费治疗,并顺利完成第一次手术。他们不为名,不图利,只为实现那句“一个不能少”的承诺。
十二年家访路 可绕地球一圈
曹爱丽(杭州采实教育集团)

她从事教育工作29年,其中在采实教育集团工作12年,担任班主任11年。她关心每一位学生,对学习能力有偏差的孩子格外关注。每年寒暑假,她对每位学生进行详细家访,采荷、景芳、九堡、闻堰、下沙、大江东、余杭、桐庐、丽水、温州……11年来,她的家访路累计4万多公里,连起来能绕地球一圈,通过她的耐心家访,帮助许多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同时挖掘了一大批学习有潜力的学生。
他用坚实后背 背起学生的天
曹立云(杭州市明德小学)

从教18年,他一直担任班主任,有着男教师特有的厚实宽容。2009年夏天,一年级新生小捷,患有重症肌无力病症,曹老师二话不说扛起照顾小捷的重任,每天上厕所都由他背着、扶着、拉着、抱着,无论冬夏,从不间断!一次次被尿液灌满鞋子,一次次为孩子擦净身子。即便是去其他楼层上音乐、信息等课,曹老师也背着他上下楼……五年多时间,依靠着曹老师的后背,小捷没有落下一节课。
勇敢战胜病魔 坚守三尺讲台
陈天钦(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

四十余载讲台耕耘,他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渐白,然而信念不改:甘当孺子牛,为学生服务一辈子,让孩子快乐、有尊严地成长。曾经,可怕的皮肤癌让他先后五次躺在手术台上。与病魔一次次的较量,他成为胜利者,用爱与智慧托起了一届又一届孩子的梦想。再过两年他即将退休,但依然承担科学教学,带领学生成长成才,为他的教书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努力着。
身残志坚榜样 农村教育脊梁
陈永祥(建德市寿昌第一小学)

他是数学老师,训练的学生参加建德市数学学科竞赛,捧回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奖杯。他左手掌残缺,却喜爱运动,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心。他篮球、乒乓球项项擅长,成为学生最爱的“金牌教练”。他指导的学生一直是冠军专业户。他用两个学期就教出一批能吹奏排箫的学生。他让被截肢的“小哲”重拾信心。他不断向孩子们传递着正能量,使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拼搏,体会什么是成功。
科研教学同步 师生共著史书
丁贤勇(杭州师范大学)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能做好自己的科研不难,难的是花大力气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提高。丁老师做到了,牺牲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他组织学生开展大型口述访谈活动,完成中国乡土系列口述史著作5部(近200万字)。他全身心投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指导学生获全国和浙江省级师范技能大赛、浙江省职业规划大赛等20多个奖项。
坚守山区支教 用爱撒播阳光
高瑶琼(余杭区鸬鸟镇中心小学)

一位热爱生活、热情率真的80后,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育教学成果显著。2015年她响应区“教育西进”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去鸬鸟中心小学支教,为了不耽误工作,她选择了住校。支教的第二年,她的父亲和丈夫相继生病住院,但她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妥当安排好一切,继续留在山区支教。她始终坚信:教育,是一份充满着爱的事业,爱让她拂去阴霾,播撒阳光!
派驻非洲送教 传播中国文化
胡珏(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

她是全国第一个派驻非洲一类艰苦地区的外派教师,在驻守肯尼亚使馆阳光学校中,她承担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部教学任务,开创“复式课堂”;担任全校少先队辅导员,创新主题课程;在异国他乡,还担起“一带一路”文化使者:在“蒙内铁路”列车上,给中非两国孩子上文化课,传扬中国精神。她曾被评为杭州市优秀教师、上城区优秀共产党员。
勤勉的好校长 贴心的好“爸爸”
申屠永庆(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他是浙大附中学生口中的“校长爸爸”。他带领浙大附中走出深化课程改革的特色之路,创造并提供多个浙附样本,受到了央视专访;他喜欢和学生聊天,一起吃饭,学生的问题,他有问必答;他坚持上课,带头开发新课程。新校区建设、G20峰会安保、学生运动会赛点准备,几个暑假几乎天天在校,日夜奔波。但无论工作多忙,他都坚持读书、著作,寒暑假给家长写公开信,从不间断。
熊熊燃烧40年 深情吻别讲台
盛志军(富阳区郁达夫中学)

他坚持在教学一线,像一块煤炭,熊熊燃烧了四十年,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省特级教师。当上完了最后一堂课,面对相伴四十年的三尺讲台,他依依不舍,感慨万千,情不自禁深吻讲台。离开讲台,他放弃了培训机构的高薪聘请,主动到乡村去、到山区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培养年轻师资,继续深耕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