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华社
停运转让平台超60家
共享单车走到分水岭
来源:羊城晚报 滕源
广州的冬天还不是很冷,但是11月还没结束,在穗运营的6家共享单车已经有3家熬不下去了。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押金、拖欠员工薪资,第二梯队多家企业以相似的方式逐一倒下。自诞生以来,共享单车行业的变化速度令人惊愕不已。有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关闭、停运或是转让共享单车的平台已有60余家,有分析认为,加上未披露的平台应该有百家。行业寒冬将至,共享单车行业将如何应对横亘在面前的几大考,幸存者下一步又将去往何方?
1 新入者未站稳即倒下
4月底,酷骑单车成为第六家登陆广州的共享单车平台,令当时广州全市共享单车数量突破70万辆。但这个新进入者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仅仅5个月后,便因为资金链问题迅速倒下。
9月29日,酷骑公告,因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公司作价 10亿元被四川某公司收购。随后,共享单车第二梯队迈上生死时速的快车道。11月15日,被用户称为“最好骑”的小蓝单车突然宣布倒闭,押金未返。11月23日,小鸣单车被爆出 99% 员工被裁,工资拖欠 2个月,CEO陈宇莹离职。
酷骑单车和小蓝单车相继发布公告称,拜客科技将接手公司的管理和运维工作,但不包括债务。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的已披露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关闭、停运或是转让共享单车的平台已经有60余家,“预计加上未披露的平台应该有百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共享经济与生活服务O2O助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
2企业退出带来后续难题
第二梯队企业“多米诺”骨牌式的接连倒下,令巨额押金去向成谜。据芝麻信用提供的数据,粗略统计造成用户押金损失已经达到10多亿元,亟需尽快拿出应急解决方案。
有知情人士表示,多数单车企业都没有采用第三方存管方式,且存在着为保持现金流而挪用押金的现象。而且大多数资料及手续均按照一般存款账户开立标准办理,银行无须履行第三方监管义务。
今年8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一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就已经达到1.06亿;除掉当中部分可信用免押的用户,一个用户缴纳100-200元押金,保守估计,到目前为止,仅共享单车领域的存量押金规模就近100亿元。加上共享汽车及各类物品租赁,整个共享经济领域的存量押金规模预计在150亿元左右。
此外,退出企业已投放的车辆处理也成为难解问题。以广州为例,根据广州市交委此前提供的数据,小鸣单车、小蓝单车、酷骑单车在广州的投放量之和接近30万辆。如今这些企业相继停止运营,除了巨额押金,车辆回收也成为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