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全媒体记者汪清林报道:11月27日,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省卫计委召开的江西省“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居民就医体验得到有效改善,在看病贵问题上,特别是取消药品加成后,百姓就医费用得以减负,2016年,我省公立医院均次费用和增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介绍,我省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公益性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江西省预约诊疗系统,统一了全省预约诊疗服务号源池数据规范,实现了网络、电话、微信、现场预约、在线支付功能,注册用户达41万;对规范门、急诊服务流程提出了5项要求;推出了9项便民利民服务;对19项医疗服务项目(检查)提出了时间要求;对医疗、护理操作提出了24项规范性判别指标。
2014年5月1日,《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施行,我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地方性法规的省份。2016年江西省医疗纠纷数比2013年下降41.9%,医患关系明显改善。
群众就医等待体验变“好”。我省群众能多渠道预约(如电话、现场、短信、微信、网络、诊间、自助机等)三级医院、部分二级医院门诊号源,能在部分三级医院分时段预约就诊、检查、取药和治疗。很多医院将网络、微信、微博、App等广泛应用于医疗服务工作,从健康咨询、挂号、缴费、诊疗、控费、控烟、订餐、就诊信息查询一直延伸到患者评价。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69家医院开展了诊间结算,40家医院提供护士站、床旁结算服务,67家医院提供移动设备支付;151家医疗机构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2017年上半年开展的远程医疗服务次数达7700余次,同比增长52%。
此外,我省还为居民看病进行“减负”,普遍实现医疗费用信息化查询,保证了患者明白就医;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患者就医费用得到有效控制。2016年,我省公立医院均次费用和增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门诊费用增幅由2014年的7.5%下降到2016年的5.2%,人均住院费用增幅由2014年的6.3%下降到2016年的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