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南昌推进分级诊疗建设 今年力争县域内就诊率达90%左右


 
2017-11-27 14:59:02

   11月26日,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获悉,《南昌市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出台,提出到2020年,南昌市基本建立符合市情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人群,使每个家庭都拥有1名家庭医生。

    2020年每家都有家庭医生

    今年——

    ●南昌市基本形成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联合体建设为主要形式的分级诊疗工作机制。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居民续约率达到85%以上。

    ●力争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

    到2020年——

    ●逐步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人群,使每个家庭都拥有1名家庭医生。

    ●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市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有序将普通门诊下沉到基层

    城市三级医院 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有序将普通门诊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分流常见病、多发病复诊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到基层就诊。

    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划分

    城市三级中医医院

    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将中医医院(包含三级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医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并将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门诊纳入基层统筹支付范围。

    城区二级医院

    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

    县级医院

    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统称慢性病医疗机构)

    主要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每个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3万~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推进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到2017年底实现全市75%的行政村有1所产权公有村卫生计生服务室。

    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方面

    ●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等临床专科建设,依托医联体、远程医疗和对口支援等政策措施。

    ●在具备能力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开县级公立医院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限制。

    ●逐步实现县级综合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与分级诊疗要求相适应,力争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订单式培养基层全科医生

    拓展人才培养渠道

    ●开展乡村医生的定向培养,鼓励退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坐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探索全科医生订单培养计划,定向招收全科医学学生,毕业后经规范化培训进入基层全科医生岗位工作。

    ●逐步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名以上合格的全科医生,每个乡镇拥有1名全科医生,每个家庭拥有1名合格的家庭医生。

    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

    ●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卫生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时按照在基层工作年限倾斜加分,逐步推进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

    ●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

    ●探索“县乡一体化”管理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实行区域内编制总量管理,统筹调剂使用。

    提高基层医疗报销比例

    完善双向转诊机制

    ●明确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病种,建立以覆盖主要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的双向转诊标准。

    ●规范上转程序,对一般患者,按照疾病轻重程度向上转诊,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中心城区患者优先转诊至三级医院,农村患者优先转诊至县(区)级医院。

    ●畅通下转渠道,重点畅通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向下转诊,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推进急慢分治机制

    ●急危重症患者按照保证及时救治原则就近直接转入二、三级医院就诊,病情稳定后且符合向下转诊指征的患者,应转至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后续治疗、康复治疗。

    ●推动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特殊慢性病诊疗定点机构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降低公立医院慢性病患者就诊比例和普通门诊比重。

    建立基层首诊机制

    ●签约服务主体为基层全科医生、具备能力的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和乡村医生,探索个体诊所开展签约服务。

    ●市、县二级以上医院分别组建专家组指导基层签约服务,落实对基层转诊签约对象的优惠措施,定期派遣骨干医师,协助基层医疗机构开设慢性病联合门诊。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建立以总额控制为主,按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

    ●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销比例。

    ●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按有关评估定点规定优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文秀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