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摘下国字号品牌之后——福安油茶产业发展侧记


 
2017-11-27 14:56:26

  宁德网消息(记者 王志凌 文/图)立冬时节油茶香。在福安市范坑乡,红通通的油茶鲜果挂满枝头,漫山遍野是油农们采摘的忙碌身影。

  “今年是油茶产果的大年,产量比去年增产了30%,价格也高,鲜果收购每百斤均价170元,好的可卖200元。”丰产丰收,笑意写在油农们的脸上。

  油茶是福安特色产业,种植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11.88万亩,年产油茶油1200吨,其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之首。

  乘着国家、省、市重视和扶持发展的东风,2013年2月,走上复兴之路的福安油茶产业,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紧接着7月,福安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摘下又一“国”字号殊荣。

  一晃五年,这一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日前,记者走进这昔日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绿色油库”的生态产业——

  产业扶持,力度更大了

  11月15日,福安市油茶协会专家深入设在范坑乡洋山村的科普惠农服务站,指导油农们对采摘后的油茶林进行施肥复壮、修枝整型等,确保来年产量。

  该服务站去年成立,几乎每个月,协会的专家都会来开班授课、技术指导,根据油茶种植、管理农时,及时送去技术服务。

  像这样的科普惠农服务站福安共有3个,均设在油茶重点产区一线,以点促面技术培训、推广,点亮一盏灯、光照一大片。

  从技术,到资金、到项目、到品牌,这五年,福安对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用福安市油茶协会会长姚克平的话来说,“力度、热度只增无减”。

  “中国油茶看福建,福建油茶看福安。”在他看来,福安油茶产业获得国字号品牌,是个新的起点。如果沉湎于原有的荣誉而沾沾自喜、停滞不前,产业终将被别的地方超越。只有加大力度、加快发展,才能保持领先。

  据介绍,为推动油茶业产业发展,福安制定出台了《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意见》等文件,组织林业部门编制《福安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在资金方面,近五年来,福安市政府在油茶产业投入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其中,对新植油茶的每亩给予600元补助,连续5年抚育油茶的给予每亩150元补助,这在全省县级市中力度最大。实施现代油茶项目的,则给予每亩1000元补助。在正向激励下,目前,全市新发展油茶25430亩、低改5000亩。全市2万户农民在油茶生产中受益。

  在科技支撑上,福安制定《油茶丰产培育技术标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标准》,并由油茶协会领衔,建立专家组服务制度,设立科普流动学校,全方位开展科普宣传和技术推广。几年来,受训油农达13000多人。同时,做好科技示范,建立千亩高优现代油茶产业园2个、科普示范基地6个、科技示范片20片、科技示范户100多户,以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全市油茶产业发展。

  抱团发展,干劲更足了

  “油茶面积680 亩,今年采摘鲜果350多吨;油茶林下套种太子参140多亩,收入150多万元;套种茶叶300多亩,收入60多万元;套种中药材 200多亩,收入80多万元。合作社总收入约301万元,社员人均收入5.78万元,是当地群众收入的 3倍多。”盘点今年的油茶增收账,福安市范坑乡洋山村大坪高山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进青笑意连连。抱团发展,再次让大伙喜获丰收。

  陈进青坦言,此前种植油茶大家都是各干各的,技术不一、质量不齐,收成也各有高低。52户村民联手,合作社应势而生。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收购、统一分成,相互提携、共同发展。依托这里,福安市油茶协会还成立惠农服务站,省、市专家实用科技送上门,大伙喜出望外。

  油茶丰产培育技术的应用,让广大社员尝到了甜头。据介绍,油茶林未改造垦复前,每亩产油茶油12.5公斤,亩收入约1500元;新技术的应用,每亩产油茶油可达25公斤,亩收入约2500元。一对比,大家干劲更足了。

  在范坑乡墩头村的巾帼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51名社员则是清一色的女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墩头村曾组建“妇女油茶耕山队”,垦荒种油茶、选育良种,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秉承优良传统,村里的姐妹们再次集结,于2015年成立了巾帼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改造老油茶林400多亩,新种油茶林600多亩,林下还套种中药材、食用菌等。2016年,该合作社总收入约358万元,其中油茶收入达248万元。社员人均收入70000元,是当地农户收入的2倍,抱团增收效益明显。

  近年来,根据油茶经营时间长、面积分布广的特点,福安积极探索油茶产业经营机制,改变过去零星分散经营模式,引导农民成立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合作社+企业+基地”的经营模式。全市已组建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46家,由企业和合作社经营的油茶总面积达6万多亩。近几年,福安所承担的中央、省、市油茶生产项目均统一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通过项目带动,油茶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发展,步履强劲。

  产业拓展,链条更长了

  这些天,福建省泊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正忙着赶制秦皇岛市一大卖场订购的1000多件精油产品。这些产品正是该公司利用油茶油精制的下游产品。

  “每10克精油,市场价格128元,比作为食用油价格翻了四五十倍!”公司总经理李贵明说。

  李贵明的老家在油茶种植历史悠久的福安范坑马冈村。红火发展的油茶产业,让做医药生意的他看到了商机。创办公司,致力油茶油及精深产品研发生产,他还在家乡建起700多亩的油茶基地,为产品开发备下生态原料。

  “油茶从花到果,全身都是宝。”李贵明告诉记者,油茶经压榨萃取,除可开发食用的油茶油外,经精深加工还可开发出药用、外用、口服等多种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针对老人、儿童、孕妇等群体适用的外用精油系列产品,初试市场反应良好。其生产的“华夏雨露”品牌山茶籽护理精华油,还获得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优质奖。

  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绿坤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则引进欧盟标准现代油茶精深加工设备,年可加工油茶油500吨,其生产的“福源山”品牌油茶油多次获得“中国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和“福建省优质农产品”,“福源山”商标还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龙头舞动,带动力强。

  发展精深加工产品,补强产业短板,这是近几年福安油茶产业致力推进的方向。引进企业、拓展链条,培育龙头、争创品牌,目前,福安已发展油茶加工企业13家,设计年加工生产能力3000吨,年可创产值4.6亿元。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得益于企业的推动,油茶鲜果收购价从三年前的每公斤1.6元,提高到3.2元,仅此一项就增加油农收入1.05亿元。

  对已衰老不产果的老油茶树,福安还引入福建鼎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移植、嫁接、催根等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利用老油茶树嫁接培育名贵茶花,产业又拓展出了一片新天地。

  链条向下拓展,也向上延伸。针对当前福安油料品种单一、以油茶为主的现状,该市还从山东菏泽成功引种油用牡丹,初产经济效益良好,将成为福安油料作物的又一新品种,有望推广。

  链条长了,也更厚实了。近几年,福安还大力扶持引导林农发展油茶林下经济。目前全市已在油茶林下种植太子参、金线莲、田七、百合、黄栀子、灵芝等药材1.2万多亩,种植花卉、花生、大豆、马铃薯等作物8000多亩,种植黑木耳、红菇、竹荪、羊肚菌等食用菌3000多亩,养殖禽畜5万多头(只),创下产值3.6亿元,增收佳话连连。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