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1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叶临风 通讯员 钱凌芸)11月24日,国际快递业大会在桐庐举行。
之前不久,“双十一”大幕刚刚落下,比起全网2539.7亿元的销售额,更让人惊叹的是“快递新速度”。
零点刚过12分钟,第一单便在上海签收;33分钟后,跨境第一单送到了宁波消费者手中;仅仅一小时,农村第一单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完成。同时,“爆仓”“包裹半个月还没发货”等负面消息也大幅减少……
面对当天近15亿件的快递订单,高效物流背后的秘密究竟何在?
在桐庐快递业大会上,记者找到了答案。
智能快递真的快了
得益于快递全链条启用大数据、机器人等,有业内人士称,2017年是“智慧快递应用元年”。
“从分拣设备的调试,到员工操作规范的强化培训;从系统接口的测试,到配货路线的精准规划;从航空、铁路、海运多式联运,到‘一带一路’建设;从打通海外供应链,到国际化网络布局……”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展望道,随着过去一年里,中国快递业的六大市场主体完成改制上市,一个绿色、优质、高效的智慧快递时代正逐渐开启。
如今,每一件快递商品“从收件到送达”的各个环节,都在不断优化升级。“一件寻常的快递,上面会有包裹信息条形码、末端网店二维码等数据。”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康介绍,在大数据时代,快递公司会分析商家畅销商品、地区整体消费结构等大数据,并在电商云仓库进行科学备货,从而大大提高快递效率。
随着科技的大面积投用,每小时分拣2万件快递的分拣机器人,以及小黄人、小蓝鲸等各种技术的应用,全产业的协同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胡军 摄
“桐庐军”与省机场集团签订合作协议
庞大数据的背后,以“三通一达”为首的桐庐籍快递企业撑起了半壁江山。
据不完全统计,由桐庐籍民营企业家创办和管理的快递物流企业已达2500余家,年营业额300多亿元,业务总量占中国快递市场的60%以上。申通陈德军、圆通喻渭蛟、中通赖梅松、韵达聂腾云……这些快递业响当当的“弄潮儿”都是桐庐大山里走出来的杰出代表。
为了适应快递业发展的新阶段,“桐庐军”一直在探索“共赢模式”,共同出资成立的“蜂网投资有限公司”就是迈向合作的第一步。中通速递董事长赖梅松说,“蜂网”主要为快递行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经营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快递网络软件研发与制作、快递服务用品集中采购等。
11月24日的大会上,“桐庐军”又有新动作了:“三通一达”和顺丰速运等五家快递上市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协议达成后,省机场集团将在管辖的相关区域范围内为五家快递上市公司提供配套物流用地,共同投资建设智慧物流枢纽,快递企业则负责智慧物流枢纽的具体运营和管理,并携手打造国际物流交流中心、国际物流高峰论坛的学术交流平台、综合物流运输平台、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大数据技术信息平台等一系列接轨国际的物流方案。
“五家公司的合作,不仅仅是要让快递更快,而是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