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高考语文让15%的人做不完


 
2017-11-21 17:04:50

中国江西网讯 近日,“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关于高考语文改革发表观点称,高考语文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阅读文章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还专找让考生想不到的领域,对女生特别不利;高中课程将有颠覆性的变化,要学生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此消息一出,引起人们一片哗然。学校老师如何看待?会如何在课堂上扭转教育方式呢?

    内容直指高考语文改革动向

    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上述观点引起了圈内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乍一听这些透露出的言论有些耸人听闻。出人意料的是,温儒敏的言论得到多数人的赞同。“我们希望学校教育应该按照这个方向发展,让孩子多学文学方面的写作,注重培养能力与爱好。”不少学生家长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当然也有家长对此观点表示不敢苟同,认为高考就是为分数而战。

    “这篇文章的内容直指高考语文改革动向,其核心有三个问题:一、高考题目阅读量的问题,二、阅读深度的问题(如文章的思辨性、复杂性),三、广度的问题(如学诗歌、小说,戏剧等)。”南昌十六中校长陈卫良深有感触地说,从高考的角度看,其本质特征是选拔人才,在题目设置上显然就应该有甄别功能,要把不同能力的同学用考题加以区分,要做这种区分无非从量和质两个方面着手,因此,从阅读量考量完全是可以的。

    言论是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反思

    如何在课堂上转变教学方式呢?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俞王毛博士接受了记者采访时表示,温儒敏这些言论代表了他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反思。温儒敏的话指出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弊端,也指出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于未来高中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写作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这一点,俞博士表示赞同。她指出,学生在高中期间,反复训练的是格式化的记叙文、议论文写作,几乎不进行文学类写作,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写作教学方式严重损害了学生写作的热情。现在很多学中文的大学生不喜欢写作,不会写诗,不会写小说,不会写散文,偶有写作,也是既乏文采,又少真情。

    究其原因,一是以前没学过怎么写,二是不懂得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在俞博士看来,提倡并要求学生模仿写作文学作品,这其实是使语文教育回归本真,如果师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学生的文学素养必将获得极大提升,语文学习也将变得有意思,当然,也会更具挑战性。

    模仿文学创作可激活中学语文教学

    南昌十六中高中语文教师张海燕认为,语文高考是应该有大的变化,进行大的改革。语文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是要教学生做人,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人。这就要学生有大量的阅读和多种体裁的写作。现在很多人功利性强,很多试题研究机构,剖析试题,钻研技巧,一进入了高中学生就直奔高考,去刷题,忽视语言文字,远离文学作品。

    另一个就是增加高考试题的阅读量,引导中学生去快速阅读,去思考。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们要做的是指导学生阅读、写作,我想更多的是与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中学生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模仿文学创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活沉闷的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