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车黄牛有的举着牌子在马路中间穿梭拉客,有的坐在隔离栏上“守株待兔”。/晨报记者朱影影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现在黄牛们又做起了新生意: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附近,黄牛穿着“保安”、“保洁”制服,在马路上拉客,带私家车主到拥挤不堪的小弄堂里停车,收取一定的带路费用。
就这样,一幕幕“险情”不时在医院周边的马路发生,这些“停车黄牛”有的无视红灯,在马路两端来回穿梭,有的甚至就干脆站在马路中央见到行驶缓慢的汽车就猛敲车窗,要求为司机提供带路停车服务,驾车人不理会还会继续骚扰迟迟不肯离开。难道就医停车,就真的只能靠黄牛带路了吗?
[市民遭遇]
20元带路费“雷打不动”
近日市民苏先生告诉记者,因为突患耳疾,一早就驱车前往位于徐汇区汾阳路上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当时就急着想去就医,“没想到刚开到汾阳路口就被告知医院没有车位可以停进去,心里很着急”。
据苏先生介绍,就在这时,一个身穿保安制服的中年男子猛敲了几下他的车窗,并用手指了指他另一只手里拿着的“带路”招牌,“他跟我说带路费20元,停车一小时10元,保证有车位停。我那时也是走投无路,就示意让他上车带路了。”苏先生说,停车黄牛上来就熟门熟路地指示他到汾阳路口左转,在离医院100米不到的一个单位的停车场停了下来。
第二天,苏先生再次前往医院就医,这次他没有选择黄牛而是直接去了昨天已经停过的停车场,“但这次保安告诉我,今天车位已经停满了,没办法我又花了20元再找了一个黄牛”。据苏先生说,可能这次他来得较晚,黄牛在车上不断电话“调度”周边停车资源,最终只能停在离医院较远的衡山路上的一个小区。
[记者观察]
乱象1马路当中“持牌”守候
记者之后也来到汾阳路上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在桃江路、岳阳路和汾阳路的路口,就看到有4位停车黄牛分散在路口守候寻找停车位的私家车车主。
这些停车黄牛有的穿着类似“保安”制服,有的则穿着类似“保洁”的制服。他们有的在路口举着带路停车的牌子守候车主,有的在马路两头的红绿灯前一溜小跑来回穿梭,有的甚至不顾交通秩序和自身安全走到了马路当中,直接拦下一些缓慢行驶的车辆,不断敲击车窗示意可以带他们找到停车位置,一旦车主同意,他们就迅速搭上车子往目的地驶去。
此外,记者也看到了还有几位停车黄牛干脆就在医院门口揽客,一位黄牛在短短15分钟内就接了两单。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路过医院附近,虽然下着大雨,但仍能看到七八个“干劲”十足的黄牛。可能考虑到下雨天视线不好,黄牛们特地定制了显眼的“停车”牌子招揽顾客,更有一位黄牛不顾早高峰的交通拥堵,直接在马路中央就和一位私家车车主讨价还价了起来。
乱象2黄牛一指“禁停”挪开
记者观察到,这些需要停车的车辆都按照黄牛的指示,分别向附近的小区、写字楼、单位的停车位驶去,而有的甚至不用黄牛上车,黄牛直接一指马路对面的一家单位,单位门口的保安就默契地收起了“专用车位、请勿泊车”的指示牌,让私家车停了进去,路程不过20米,依然要收取20元的带路费用。
记者随即询问了医院周边的三家有停车场的单位,其中一家明确表示不对外开放,而另外两家的保安则支支吾吾地表示,他们的车位可以对外开放,但是在早上6点半就已经停满了,其中汾阳路上某单位的一个保安直接跟记者说:“你干脆去找停车黄牛吧,他们都能搞得定!”
那么,这些单位的车位真的停满了吗?据记者现场观察,位于岳阳路上的某单位停车场大门口虽然摆着“禁止停车”的指示牌,但一旦有黄牛介绍,其中的保安就迅速地把指示牌挪到一边,让私家车进入。凑巧的是,随后一位开着银灰色私家车车主,因为没有黄牛介绍,就直接被该单位门口的保安拒之门外。
乱象3“路费”缴足才能停入
“没办法,资源都在他们手中。”在医院门口,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他经常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看病,对周边的停车黄牛已经非常熟络了,“有的单位和小区的保安其实和这些黄牛是一伙的,这20块钱说是带路费其实也是介绍费,你要是自己去停,他们就说没位置了,但你说你愿意出带路费,这些保安就又让你停进去了”。
“等于他们联合承包了这里的车位资源,这钱对他们来说也太好赚了!”吴先生说,最近他都没找黄牛,都是直接给医院附近的某小区的保安20块钱就能停进去。
当然也有些附近单位或小区的保安看不惯他们的做法,附近一家单位的保安王师傅就向记者表示,只要有空位,都会尽量协调让看病的市民停进来,“有的人他第一次被黄牛忽悠过来了,走的时候我都特意跟他打招呼,下次来看病就直接来这里不要找黄牛,有位置就让停。”
不过,王师傅也无奈地表示,和黄牛相比,他这点车位也是杯水车薪。
记者手记 整合资源非得黄牛?车位共享不乏先例
众所周知,在一些热门医院甚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为规划预留的车位原本不多,停车一直就是老大难的问题。但有些前来就医或送家属就医的市民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不得不硬着头皮驱车前往。由于这些市民对医院周边的交通信息掌握不足,加之停车资源又十分紧张,市民找黄牛带路实属无奈之举。 但就医停车,就只能靠黄牛带路了吗? 如果有更多的资源共享出来,或许黄牛也就没有了市场。因为小区与医院停车时间原本就错峰,小区居民主要晚上停车,白天将车开走空出车位;医院则相反,白天车子扎堆,晚上则相对空荡。利用“错峰停车”,打个时间差,或许能够解决就医停车难的问题。 之前,晨报记者就曾采访过徐汇区枫林街道,这里分布着四家三甲医院,停车难也是一直以来的“痛点”。于是,由街道出门协调,全街道的小区不再各自为政,而“挖掘”出小区车位,白天成为医院可以利用的停车资源,而作为“互惠”,晚上医院车库也将接纳附近停车有困难的小区居民的私家车辆过夜。 随着越来越多医院重视智慧就医而推出App和微信服务号,医院的线上平台预约除了就诊挂号外,不妨也加入停车预约功能,在出家门前同时完成医院挂号、停车位预定等动作,到了医院只需将车开到预约停车点停车即可,若预约已满,有准备的市民也可提前乘坐公共交通前往。 另外,一些市民希望相关部门或者专业的机构能否参与进来,让市民在家里就能掌握目的地的停车信息,“黄牛都能掌握起这么多停车信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为什么不建立一个平台,里面所有的停车信息都能一目了然,将这些停车资源都共享利用起来”。 从长远来看,建立一个共享的停车平台,确实能解决像医院、老旧小区停车紧张等问题。“但要真正的盘活停车资源,还需要高质量的数据支撑和高效的平台来提供服务,这并非易事。”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上海的停车共享平台不是没有,但往往是点对点的解决一些问题,“有的APP甚至就是车位数量、收费价格等静态的数据,有没有车位空余你都查不到。另外,这些所谓的共享停车APP无论是覆盖率,还是资源的盘活率都很低,并没有一个系统解决办法。” 而建立起这样的大数据平台,就需要对全市小区、医院、楼宇等地方的停车资源进行整体摸排,找出哪些是矛盾突出、哪些是有空余,搭建统一的共享停车平台,让共享模式更加灵活和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需要耐心并且考虑更长远的规划。”该业内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