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1 月 11 日起,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至岩寺至新城区的环线快速路,已正式启动电子警察限速拍照,道路限速 60 公里/小时。除了固定电子抓拍系统对超速等展开抓拍,也有交警在路面机动测速。对此,一些市民认为环线快速路变成了“慢车道”,失去“快”的定义,让耗资巨大的宽敞大道的通行能力降低。
市民:道路宽且直,“限速”慢慢慢
这一快车道又称“G205 国道改建”项目,南起屯溪屯光大道(篁墩),向北绕过徽州区文化园、跨皖赣铁路,至徽州区接永佳大道,向西经新城大道接梅林大道,总长约 13 公里,采用沥青砼路面,双向六车道,为城市主干路,总造价 8亿元左右。
据了解,该路是连接屯溪区、徽州区、新城区的城市快速通道,对完善黄山市城市框架,推进城市一体化、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地图上看,改建的 G205国道和新建的梅林南路一南一北,把另外几条城市道路连接了起来,形成了一条环绕黄山市主城区的环形快捷通道。
不过,随着该路段限速 60公里每小时后,一些市民反映称屯溪到岩寺的老路也是限速 60 公里每小时,既然是快速道,路况又好,限速标准应该比老路高。市民表示,该路两侧以山体、田园为主,路面宽,能见度开阔,希望交警等部门将限速标准提高,或根据路段的区别实行不同的限速标准。
回应:限速60偏慢,将根据情况优化
11 月 15 日,记者从黄山市市政和交警等部门得知,该道路建成后,部分地段有附近村民穿越马路,且车辆在该路段行驶速度过快,已经发生多起事故,为了道路安全等考虑,制定了限速 60公里每小时的标准。
黄山市市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道路绝大部分路段的设计参数能满足 80 公里每小时的通行要求,路况也好,限速 60公里每小时主要是交警等部门考虑有些出口有行人穿行及实际事故发生率定的。对于市民关于限速太低的反映,市政处已经关注到,下一步如何优化,会进一步观察和会商。
徽州区交警部门表示,该路段为黄山市交警部门及徽州区交警部门各管一段,限速考虑有其合理性。不过,该路段限速 60公里每小时确实偏慢,不太符合“快车道”和路面环境需求。下一步,交警部门会根据道路实际车流、人流和事故发生率等,进一步关注、商讨,或采取优化调整措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永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