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2017-11-9 18:14:28

  鲁网青岛10月15日讯(记者 刘玉娜)10月15日上午,由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联合多家单位组织开展的“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主题宣传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北岸广场正式拉开序幕。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中海油渤海石油管理局、海洋世界杂志社等多家单位领导,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和中海油公益基金会志愿者、青岛市民、中小学生等社会公众及媒体记者约6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送贝壳回家活动 杨同玉 摄

  此次“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大型公益活动的发起旨在向社会公众传播贝壳回归海洋的科学知识,倡导保护海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弘扬海洋环保精神,形成全民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良好社会氛围。

  随着人类对海洋不断地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贝类作为海洋中最基本的元素,对海洋生态有着鲜为人知的重要意义,贝壳为微生物提供住所,促进人工鱼礁的建设形成,而且保证沙滩和浅海海域的稳定,还可以帮助吸附分解油污、重金属。送贝壳回归大海,不仅对促进海洋生物生长和海洋环境生态系统优化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解决了大量贝壳回收、填埋、焚毁处理等对人力财力的耗费问题。

  启动仪式上,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孙利佳希望借本次活动,宣传贝壳保护海洋的自然属性,引导社会民众主动送贝壳回归大海。与此同时,“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活动向公众发起“蔚蓝行动”志愿者号召,得到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基金会、中海油渤海石油管理局天津环保公司、《海洋世界》杂志社、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积极响应,现场有200名志愿者把贝壳分发给现场游客和中小学生,带领他们走向海滩,将手中的贝壳回归大海。

  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朱德洲在现场宣读了“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公益活动任务书:

  1、青岛贝壳博物馆作为本次活动教育基地,每季度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一次;

  2、年度内青岛贝壳博物馆举行科普讲座近千场,科普青少年10万人;

  3、青岛贝壳博物馆启动“世界稀有珍奇贝类”主题宣传,年度内完成海洋科普图书创作4-6辑;

  4、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开展“蔚蓝计划”,年度内新增注册“海洋卫士”志愿者1000名;

  5、通过爱青岛手机客户端举办青岛市首届“保护海洋 让贝壳回家”知识竞赛;

  本次活动,“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作为青岛贝壳博物馆的形象大使惊喜亮相。翟墨在活动现场与公众一起分享了自己的航海历程和环球见闻,作为青岛贝壳博物馆的形象大使,翟墨将以身作则,继续推动海洋环保意识的传播。

  活动现场,来自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少年们在专家的带领下参观了青岛贝壳博物馆,由浅入深,通过小小的贝壳进行全方位的科普,让大家深入了解大海,了解贝壳知识,感受贝壳文化,树立海洋环保意识。

送贝壳回家活动 杨同玉 摄

  本次活动的主办方还向青岛广大学生代表赠送了《海洋世界》专刊,有效补充不同层次的公众对海洋科普知识的需求,营造全民认识贝壳、保护海洋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海是生命之源,保护蔚蓝大海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青岛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域龙头城市,在保护海洋、发展蓝色生态经济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大海洋,大战略,“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共建海洋生态文明、蔚蓝力量行”主题活动,将继续前行,致力于弘扬海洋精神,为传播海洋环保全球化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资料链接:

  一、贝壳博物馆:

  青岛贝壳博物馆建成于2013年,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首家民营资本投资,经山东省市文物部门验收审批的,以贝壳为主题,集贝壳文化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海洋特色博物馆,总面积2600平方米。目前,该馆展出贝壳生物标本4260余种,贝壳化石300余枚,贝壳文物60余件,综合展出内容属国内首创。

  目前,青岛贝壳博物馆新馆建设筹备工作已经开展,预计两年后将建成世界最大的贝壳博物馆,届时将展出贝壳标本12000余种,贝壳化石5000余枚,贝壳文物及艺术品800余件。

  贝壳包含了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数十种学科知识,贝壳里的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内容丰富。2015年3月,青岛贝壳博物馆策划出版国内第一部贝壳儿童启蒙读物科普《神奇的贝壳》第一辑,另外一部涵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24本共计240余万字的系列科普丛书《小贝壳大世界》也将于2018年上半年正式出版,这是目前国内唯一 一套立足于海洋科普的系统综合类青少年科普教育读物。贝壳系列科普图书的出版发行旨在让更多青少年儿童了解海洋生物、培养科学思考的习惯,以科学的思维学习先进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二、贝壳的作用

  贝贝,是本次“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活动的代言人。贝壳作为海洋中最基本的元素,对海洋生态有着鲜为人知的重要意义。送贝壳回归大海不仅解决大量贝壳回收、填埋、焚毁处理等对人力财力的耗费,还对促进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生态系统优化,起到巨大的作用:

  1.为微生物提供住所

  贝壳承担着大量海洋微生物居住地的重要使命,可以有效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2.有利于人工鱼礁形成

  废弃贝壳对于人工鱼礁的建设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挥人工鱼礁生态效应、为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开创新途径;

  3.疏松沙滩

  贝壳可疏松沙滩和滩涂,保证沙滩及浅海滩涂的稳定性;

  4.固碳作用

  贝藻通过自身的固碳作用,提高大气中二氧化碳向海洋的扩散速率,从而对减排二氧化碳起到积极的作用;

  5.吸附作用

  贝壳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分解油污、吸附重金属,从而有效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三、后续延展活动

  1.《海洋世界》杂志将开辟“小贝壳 大世界”专题专栏,每期都将围绕贝壳,从不同角度持续推出有深度的科普知识。

  2.“爱青岛”客户端:本年度11-12月组织完成“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主题知识竞赛决赛。2018年度参与组织每季度一次的贝壳博物馆公众开放活动。

  四、青岛贝壳博物馆前景与设想

  本次“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活动只是一个起点,为营造海洋保护全球化的氛围,每年的金秋十月,青岛贝壳博物馆作为“贝壳的家”都将举办“让贝壳回家”活动。

  据悉,青岛贝壳博物馆实验馆运营两年来,先后接待海内外游客20余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儿童约11万人次,港澳台地区游客5000余人次,英、法、德、美等31个国家和地区游客3000余人次。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慕尼黑大学、马来西亚教育部等专家学者来馆参观交流。国家、省、市宣传文化、教育科技等部门单位领导先后到馆参观考察。美国第二大报纸洛杉矶时报《经济周刊》、德国《贝壳研究》、香港《时代经济》先后对该馆做了专题报道。青岛贝壳博物馆的影响力显而易见,为了发挥自身优势,将贝壳文化延续,回馈社会与自然,青岛贝壳博物馆将以人文、哲学、自然等贝壳涉及的20多个学科为主线展开贝壳博物研究,将该馆打造成研究型博物馆。

  此次“让贝壳回家”活动启动后,每年都将组织发动一次同样主题保护海洋公益活动,汇集全国乃至全球贝壳专家开展高端论坛,共同研究贝壳知识,努力将青岛贝壳博物馆打造成为影响世界的贝壳研究基地。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