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年取得重大进展
中关村凸显全球创新引领作用
本报记者 朱竞若
《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18日 23 版)
中国航发研制的石墨烯材料。 资料图片 寒武纪研发的新一代移动芯片。资料图片 京东智能产品。资料图片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勇攀高峰,创制国际标准229项,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高端显示等领域逐步掌握话语权。目前,中关村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加强前沿产业布局
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加强前沿产业布局,创新与产业联动,产业与集群联动,是中关村创新的重要特点。
近日,我国新一代移动芯片——麒麟970处理器发布,这是全球首颗内置神经元网络单元(NPU)的人工智能处理器,它的问世,使我国智能手机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赢得明显优势。这一关键技术,就来自中关村示范区的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像寒武纪这样,拥有原始创新优势,站在全球创新前沿的高科技企业,中关村示范区已有57家。这些具有独门兵器的企业,诞生仅仅1—3年,平均估值已超过20亿元。目前,中关村已在人工智能、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涌现“百度大脑”、液态金属、抗癌新药等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目前,示范区拥有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年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273家,是2011年的2倍;上市公司从2011年的200余家,增加到目前的313家;独角兽企业67家,占全国一半左右。
活力源于改革。5年间,在中组部等部委支持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具体指导下,中关村示范区先行先试,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体系,极大地释放了创新活力。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1+2”协同创新平台……在中关村,这样一批与过去体制机制迥异的新型科研机构,成为创新的重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