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发电机厂通过转型升级,以卓越绩效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成果显著。公司以“让用户满意和为社会带来光明和动力”为使命,以“成为世界一流,具有持续发展能力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发电机制造企业”为愿景,即使在市场压力空前巨大的近两年,主要经济指标仍居行业排名第一。在2016年度上海市政府质量奖评比活动中,上海发电机厂荣膺市长奖的殊荣。
上海发电机厂成立于1995年,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站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火电、核电、燃机领域大型发电机成套产品研发、制造和服务的国有控股中德合资企业,其前身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首家大型发电机制造企业。
“目前能源结构的调整,给了我们极大的压力,所以一定要谋求转型!!”上海发电机厂总经理乔银平向劳动报记者表示,企业的转型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型;二是从单一制造到制造与服务并重的转型;三是从国内市场为主到国际化市场的转型。
“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牢牢抓住了‘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乔银平介绍,自1995年成立至今,企业的利润增长近33倍,经营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市场压力空前巨大的近两年,主要经济指标仍在行业排名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位居第一。在海外市场,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产品已出口至19个国家。
一系列成就的背后,归功于企业管理模式的推陈出新。曾经的中国制造存在“价廉质不优”的情况,经过对标一流企业,乔银平认为,过去最大问题一是我们的过程质量标准过于粗放,二是用于支持过程的管理标准和制度不够完善和系统,导致产品质量存在一定分散性。
为此,企业引入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现了产品实现过程及管理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实物质量和管理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改进效果。近几年,企业产品质量损失持续大幅下降,连续两年降幅超20%,常见多发类型的质量问题更下降逾60%。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上海发电机厂创新性地建立了以战略为驱动、以人岗匹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人力资源“BP-业务伙伴”模式,聚焦智能制造和服务业务,践行人力资源创新转型。
企业以“打造工匠,塑造品牌”为抓手,通过搭建Y型通道、建立技术工人评审专家库、技能比武和练兵等举措,打造技术工人工匠体系和匠人匠心文化,培养支撑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一流工匠人才。
“被评为市长奖,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催人奋进的动力!!”乔银平表示,未来上海发电机厂将紧跟国家发展要求,秉承让用户满意和为社会带来光明和动力的使命,在产品上继续创造新的第一,在管理上深入推进围绕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成为世界一流,具有持续发展能力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发电机制造企业的伟大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