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过去了,搜狐“狐友”App的营销负责人会回想起,在北京交通大学做“共享校花”营销活动被网友骂成狗的那个下午。。。。。。
现在已是互联网新媒体3.0时代。曾经那些彻夜不息,绞尽盲肠汁也想不出吸睛文案的新媒体从业者迎来了好日子。他们不用担心半夜接到老板电话紧急赶稿,不用吐槽甲方的弱智修改意见,不用害怕自己操手的营销活动广受差评,一无是处。
他们都没了自己的脑子——因为所有从业者的大脑都可以共享。就像我现在一样,文思枯竭有如便秘,尽管往椅背一靠,脑后插孔接入数据线,便可以共享我朋友子虚君的脑子——他是一个有趣的、满脑子boom、boom炸烟花的人。
不是每一个人的脑子都能得到别人的青睐,有些人大脑接入网络后,系统会进行打分,给出反馈。“您的大脑毫无用处,除了基本的新陈代谢外不能产生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这种尴尬境况,恕我无法感同身受。
但是我能理解公元二〇一七年,在共享大潮中那场“共享校花”营销活动该有多尴尬。
这个故事发生在远古的新媒体1.0时代。
2017年9月20日上午,在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公寓区,15名身着统一服装的“校花”站在“共享校花停放点”上。根据现场标志,参与者只需要扫描现场二维码后就能与校花谈5分钟恋爱。
活动开始后,该事件经过微博几位大V的转发瞬间被炒热,冲上微博热搜榜。大部分用户都对这种低俗的营销行为表示厌恶,北交学子更是直接表示: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共享风口上的猪
街头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拥挤的人群仿佛是腥臭的沙丁鱼群,不住扭动着身体,隐隐摆出了“共享”二字。
在共享单车相互角逐时,就有人料到“共享”概念将掀起新一波腥风血雨。果不其然,从共享雨伞到共享小马扎,从前段时间被关停的共享睡眠舱到被查封的共享娃娃,一切新奇的共享玩法层出不穷,而现在,终于迎来了共享校花的妖风邪气。共享共享,多少商品借汝之名招摇于市。
以前说共享,大抵都是在讨论商品,而在这次“共享校花”的营销风波中,女性竟也堂而皇之被视为了商品。以这个角度看来,哪里是“共享校花”,撕去假意风趣的面具,这分明就是“共享小姐”。
按照一切皆可共享的逻辑,我建议直接搭建一个LBS平台,采用大众点评等平台的服务后再评价模式,打分、沉淀用户,以此整合社会各地的交友(小姐)资源,进而降低用户因传统交友(买春)模式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一系列麻烦。你们说我这个创意好不好啊?警察同志。
雷军曾说:站在台风口,一头猪都能飞。一个概念正炙手可热时,自然会有众多商品跟在概念后面“攀亲戚”。毕竟就算不能骗到投资人金闪闪的money,将风口概念写在PPT上也显得紧跟潮流,上档次。
但是产品竞争力最终落脚点在于产品本身,能笑到最后的是天生长有翅膀的家伙,风口过后,天上的猪只会摔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