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2017年8月,摩拜单车工作人员在浦东世纪公园附近“清淤”来源/东方IC(下同)
今天是世界无车日,许多主题活动中都有共享单车的身影。兼具绿色、共享、方便、健身等优点的共享单车,近两年来飞速发展,五彩缤纷遍布大街小巷,一度成为城市的别样风景。但由于停车空间紧张,特别是在一些地铁站和公交枢纽附近,大量单车乱停乱放、积压挤占道路,“看风景”变成了“煞风景”。有限的单车泊位和无穷的用车需求之间,该如何平衡?
地铁站旁空间少
地铁1号线彭浦新村站和汶水路站,均位于中环高架沿线,站点旁的非机动车停放空间比较稀缺。每天早高峰,大量共享单车涌入,让地铁站周边不堪重负。昨天上午8时30分许,记者在这两个站点附近看到:几处上街沿的人行通道被单车大面积挤占,有的仅剩半米宽,两个人面对面通行时,必须侧身而过。多处停车区域划出的白线,紧紧贴着盲道,尽管车辆排列得还算整齐,可停放时稍不留神,车屁股还是会挡住盲道。“我也知道,上街沿不适合划白线。但是如果不划,那么多自行车就更没地方停了。”一名共享单车维保人员坦言。
图说:2017年9月,四川中路南京东路口旁,路人被逼侧身通行
2号线龙阳路站的情况也类似,多条地铁线路交汇于此,早晚高峰人潮汹涌。尽管政府和企业连日来投入不少人力维护,车辆摆放得比较美观,但挤占道路的现状仍难以改变。
一边是强烈的共享单车骑行需求,另一边是有限的城市公共资源,尤其是在部分地铁站和公交枢纽,早晚客流潮汐式进出,一旦共享单车占地太多,就无法预留足够的公共空间,来保证行人正常通行,既有损市容市貌,又有公共安全隐患。
参与本次全市共享单车集中整治的一名街道工作人员直言,共享单车的数量实在太多,而可以停车的公共空间就这么大。就算投入再多人力管理乱停放,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车位补缺难度大
北京市规划院上月发布《共享单车与电动自行车停放》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其中提到,北京市民对共享单车的需求总量约为172万至201万辆;但是如果要保证通行宽度,北京市只能停放约120万辆自行车。
需求多,车位少,有人便得出结论:城市规划中还缺至少52万个单车泊位。
算这笔账,还需考虑一个重要因素:共享单车并非一直分散停放,而具有明显的潮汐式移动特性——人们每天早晨各自从家门口出发,“殊途同归”,集中把单车停放在一些换乘站点附近。这些地方,乱停和占道问题最突出,也最需要增加大量车位,但停车资源往往十分有限。
所以,增加车位不能“多点开花”,而要“集中火力”。全市在短时间内增加几十万个停车位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还要把其中的大多数留给那些重要的地铁站和公交站,难上加难。
公开资料显示,在自行车保有量较高的日本,东京地铁站周边禁止随意停放自行车,违者会遭到罚款(每次折合人民币上百元)。所有非机动车必须统一停到车站附近的停车场,通常距地铁出入口500米开外。停车后再走一大段,肯定不如“出门就有车”“想停哪停哪”方便。然而,“方便”有时需要为“有序”让路。不加控制的方便,很可能会带来控制不住的混乱。
能否适当抑需求
既然一些交通枢纽新增大量车位比较有难度,那么能不能换个思路——除了“增车位”,也试试“降需求”。换言之,大家对共享单车的强烈需求,也许可以适当抑制。
图说:如果距离短,不妨多走走
许多城市在测算共享单车的需求总量,统计难度很大。比如,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小伙子,从家门口到地铁站约一公里,以前习惯走路去坐车;如今有了共享单车,他天天先骑行再换乘地铁,出门有车就骑,几乎不再步行。像这样新增的“需求”是否要统计在内?如果是,那么有几个人会承认自己对共享单车“毫无需求”?如此庞大的需求是否都能被满足?
今年4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摩拜单车共同发布《2017年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统计显示,上海是全国骑行最近的城市,人均骑行距离仅1.8公里。可见,本市大多数用户的骑车目的,是为了通勤接驳:从家骑去车站,或从车站骑到单位。白皮书还透露了一个数据:在共享单车的用户中,70、80、90后的比例超过七成。
路程基本在一两公里,而且大多是中青年,如果不是特别赶时间,不妨每周多步行几次,既锻炼了身体素质,也缓解了停车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