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到目前,我国一流大学对青年人才的奖励以及工资待遇应该至少翻了两番。”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钱童心
9月16日,当上海被初秋的绚丽晚霞染上金色,一场同样充满绚丽色彩的科技界重量级大奖在上海揭幕。
复旦大学光华楼的报告厅灯火通明,这里迎来的是求是科技基金会(下称“求是基金会”)嘉宾以及2017年度的获奖者。
不仅如此,“求是之家”的成员也汇聚一堂,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及其团队,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等……都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大咖”。
最重量级的人物是两位为中国科技发展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一位是“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另一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95岁杨振宁站立演讲
杨振宁和孙家栋是求是基金会的顾问。如今这两位老人都已到了耄耋之年,但仍然拄着拐杖、在助手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进礼堂。
这已经是复旦大学第二次举办求是基金会颁奖典礼。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介绍,从1994年起,复旦大学相继有19位科学家获得求是基金会的赞助,这些获奖人如今已成为复旦大学相关学科的领军人物。
求是基金会诞生于1994年,由著名企业家查济民在香港设立,通过奖助在科技领域有成就的中国学者,领民间资助科技研究的风气之先。
十年前,查济民之子查懋声接过了求是基金会主席的重任。他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大国,接下来的方向是成为一个强国,而科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们很高兴看到现在的基金越来越多,求是基金会也会继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中国科技的发展。”
已经95岁高龄的杨振宁从求是基金会成立伊始就担任顾问至今。当颁奖典礼接近尾声,他即将登场做压轴演讲时,工作人员为老人家准备了一把椅子。
杨振宁身穿藏青色外套,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步上台。不过,他并没有走向台上的椅子,而是步入左侧的发言台,慢慢放下拐杖,开始演讲。
站在光华楼报告厅,杨振宁口齿清晰、字句铿锵,娓娓道来他与基金会的渊源。
他说道:“我从最开始就参加了求是基金会。查济民先生在90年代初,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困难的时候,他决定捐献巨资,帮助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追溯到求是基金会最早资助的中国科学家,杨振宁说,查济民因为长期住在旧金山湾区,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熟识,因此他最早捐助的科学界人才是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陈省身教授在内的中国科学家。
1995年陈省身在为《求是年刊》作序时写道:“奖励有成就的人和培养下一代是提倡科学的重要任务,我认为后一点尤其重要,一个国家的科技教育,要自己来做,不能交给他国。”“中国是大国,我们必须有一批在科技前线的人才,才能适当应付未来的局面。”陈省身写道。
陈省身是杨振宁的老师。“我最早参加求是基金会的顾问团体,就是陈省身向查老先生推荐的。”杨振宁对台下的师生说道,“一开始我们开会先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够帮助中国科技的发展,当时查济民和他的家属,以及我们几位顾问一致认为,首先我们应该做的是给中国国防事业有重大贡献的几位元勋颁奖。所以前几年得奖的,都是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头一年的发奖是在钓鱼台,也是因为中国政府对求是基金会的设立和发展非常支持。”
求是基金会成立至今逾23年,杨振宁称,他只缺席了一次颁奖典礼。“据我亲身经历以及求是基金会自身20多年的发展,我深深体会到,这个过程反映的是中国自身的科技发展以及年轻科学家在国际科研领域现在逐渐达到的地位。”杨振宁说。
激励青年科学家
当晚,2017年度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授予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教授(工程领域)和哈佛大学及北京大学谢晓亮教授(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
陈十一是著名科学家周培源的学生、国际顶尖的流体力学家,也是国际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的创始人之一。谢晓亮是生物物理化学跨学科的国际领军人物,其团队在中国的工作,已使得几百个新生儿成功地避免了他们父母的单基因遗传疾病。
“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中科院水稻分子遗传学李家洋团队。此外,还有10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获得了2017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四年前加入求是基金会任顾问。他表示,求是基金会所做的贡献非常大,甚至超出了常规的范畴。
“基金会本身是一个私人的慈善基金会,但是在过去短短23年内,资助了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从杰出科学家奖到青年科学家奖,获奖人数已有300多位。我认为这是一个数字上很小、但对中国科学发展意义极大的贡献。”施一公说。
从1995年到2001年,求是基金会一共为120位青年学者颁奖,他们之中诞生了十几位大学校长、几十位院士,成为中国科技的中坚力量。
吸引青年科学家人才,对于正处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期的中国而言尤为重要——正因如此,求是基金会在2001年暂停了“杰出青年学者奖”整整12年后,于2012年时做出重启该奖项的重大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