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综合报道
由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浙江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日印发。《规划》近期展望至2020年,远期展望至2030年,是指导浙江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浙江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区域位置图
浙江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空间格局图
《规划》明确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并立足浙江自身优势,提出了要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陆海联动发展枢纽区和转型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等“四大战略定位”的作用。
围绕四大战略定位,《规划》还确定了明确了“两核两带三区”为主体的空间发展格局,具体包括:以杭州都市区、宁波都市区为两大核心区域,依托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和沿海发展带高能级平台发展布局,加强与海洋经济区、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和太湖流域治理区的联动。
提升发展两大极核
杭州都市区:重点发挥创业创新优势,培育发展信息经济等新业态新引擎,加快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湖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为长江经济带经济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宁波都市区:重点围绕打造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世界级港口经济圈,高效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和平台,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枢纽港、国际航运服务基地和国际贸易物流中心,成为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聚力培育两大产业带
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发展带:依托金甬、甬舟铁路建设,发挥宁波、金华-义乌两大都市区商贸物流枢纽和国际开放门户优势,全面推动义甬舟空间融合、体制融合、功能融合,努力构建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沿海发展带:依托环杭州湾及温台沿海交通走廊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积极发展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成为浙江吸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产业带。
协调推进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积极培育临港制造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海洋服务业和海洋渔业,打造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海洋经济发展带。
协同共建三大生态区
海洋经济区:大力推进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统筹推进杭州湾、象山港湾、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瓯江口等湾区保护和开发,协同推进湾区基础设施互联、沿湾产业提升、湾区新城建设,加强重要海岛开发和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
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以衢州、丽水为主,包括杭州和温州的部分市县,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旅游+”生态产业为引导,构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生态格局、空间构局、产业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太湖流域治理区:包括湖州、嘉兴和杭州部分地区,以全面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为重点,强化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监督监测,着力加强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此外,《规划》提出重点抓好共建长江沿线绿色生态廊道、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等七个方面的任务。同时要求:
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宁波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加快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努力建成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
其中,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联合温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建设,带动台州、舟山有关省级高新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待条件成熟后纳入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畴。
大力建设特色创新创业平台:推进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嘉兴科技城、舟山海洋科学城、温州浙南科技城、金华国际科技城等科技城建设。
推进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宁海智能汽车小镇、吴兴美妆小镇、秀洲光伏小镇、嘉善巧克力小镇、诸暨袜艺小镇、龙游红木小镇、龙泉青瓷小镇等省级示范特色小镇建设。
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小专特平台建设。
加快发展绿色临港产业:引导、推动宁波、温州、舟山、台州、嘉兴、湖州、绍兴等环杭州湾和沿海地区,聚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港口物流、汽车制造、绿色石化、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旅游等新型临港产业。
加快建设宁波、绍兴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突出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杭州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完善宁波互联网国际出口专用通道,推动嘉兴国家互联网产业国际创新园建设。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指出,要大力提升四大都市区综合能级和国际化水平。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