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生活在线 > 社会快讯> 浏览正文


新一波朋友圈谣言来袭:冲击行业 大多严重缺乏常识


 
2017-6-26 20:58:30

 “粉丝可燃烧含荧光剂”“肉松面包是棉花做的”……近期,新一波朋友圈谣言来袭,引发很多人的焦虑。

  从“假鸡蛋”“速成鸡”“激素鸭”“塑化剂面条”到“塑料紫菜”“棉花肉松”……相关调查显示,在网络谣言中食品安全信息位居第一,占比高达45%。这些谣言大多数严重缺乏常识,但并不妨碍其在网络和微信上四处传播,造成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

  “舌尖上的谣言”之所以能形成病毒式传播,源于造谣者利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蓄意编造、偷换概念,而一些消费者又缺乏科学判断,对谣言“宁信其有”,也不乏个别人是为谋取不法利益等目的对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在售食品编造谣言,有意抹黑。

  谣言一出价格腰斩

  紫菜产业链受重创

  今年2月17日,福建晋江“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江收到同事转来的一条视频。视频中有人将紫菜泡水撕扯,继而用火烧,称该品牌的紫菜很难扯断,点燃后还有刺鼻的味道,是“塑料做的”。

  “短短一周时间内,便有20多个不同版本的‘塑料紫菜’视频在网上爆发式传播。仅涉及‘阿一波’品牌的视频就有5个。”晋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陈晓山对记者说。

  “塑料紫菜”谣言出现后,“阿一波”公司安排三个小组专门接听电话,李志江本人更是在两天时间里接了上千个电话,但仍然无力阻止谣言在网络上呈几何式扩散。从2月17日至3月28日,黑龙江、广西、甘肃等地多家超市下架“阿一波”产品,18家经销商退货,退货金额达468万余元。

  短时间内,谣言冲击波从消费者、超市、经销商、加工厂一路迅速传至养殖户,相关产业链受到打击。福建泉州南安市的紫菜养殖户李强荣表示,近10年来紫菜价格波动不大,很少有滞销,但“塑料紫菜”谣言出来后,原料收购价格从8万元/吨降到不足5万元/吨。“即便价格腰斩,我的合作社还有18吨紫菜没卖出去。”李强荣说。

  为维护群众、企业的合法权益,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迅速部署福建、天津等地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晋江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分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广西贵港、福建福州和厦门、山东东营、辽宁辽阳等地对涉案谣言视频进行侦查。截至目前,福建、天津、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公安机关抓获拍摄谣言视频实施敲诈勒索人员5名,制造“塑料紫菜”谣言人员5名,传播谣言信息人员8名,“塑料紫菜”谣言快速散播的趋势得到有力遏制。

  “塑料紫菜”谣言因何而起?记者日前在晋江市看守所采访了制谣传谣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祥。

  起初,王某祥因在吃馄饨时认为自己吃到了“塑料做的假紫菜”,便联系生产企业进行维权。“在沟通过程中,我起了贪念,想要赔偿。”王某祥说,为了能要上高价,他指挥自己的员工拍摄“塑料紫菜”视频并上传到网络,同时威胁生产企业,要是不给钱解决,他将继续在网上大量转发。最终,企业迫于压力,不得已向其转账了5.3万元试图平息事端。

  动辄“10万+”

  造谣容易辟谣难

  “紫菜本身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品,韧性较好,但内地一些民众并不了解紫菜与塑料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别。嫌疑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造谣,不明真相的人纷纷跟着转发。”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原副所长吴成业说。

  在另一起制谣传谣案件中,山东青岛的王某(女,61岁)、黄某(女,65岁)因编造并发布某糕点店所售蛋糕使用“棉花肉松”视频,受到了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据警方通报,5月22日上午,黄某在青岛市市南区费县路某糕点店购买肉松蛋糕等糕点,到王某家串门,二人联想到之前看到的“棉花肉松”视频,便把购买的蛋糕放入盆中,加水搅碎。在洗蛋糕的过程中,把杂质取出来,剩下棉絮状纤维。二人用手机录制视频,随后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宣称该店销售蛋糕上的肉松是棉花,引发多名群众与该糕点店发生消费纠纷,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经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验,肉松蛋糕未检验出棉花基因。

  青岛市市南区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于5月27日、28日,将王某、黄某查获,两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其行为已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警方依法对两人行政拘留5日。

  据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介绍,目前在网上传播食品安全谣言的人一部分是为博取眼球、赚取热度,置科学常识和实际情况于不顾,偷换概念、歪曲事实,也有极个别人是为谋取不法利益等目的对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在售食品编造谣言,有意抹黑。

  晋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杨剑扬表示,一些造谣者善于使用吸引眼球的语言和图片,满足受众猎奇心理。

  记者调查发现,造谣者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频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此类谣言因为与事实真相“鱼龙混杂”,较难甄别,也不易取证,辟谣难度较大。

  还有一些是旧闻翻炒,刻意抹黑。造谣者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为背景,将过去发生的事情掐头去尾改头换面,改变日期或将日期模糊或删除,误导公众。但这些旧谣言重新传播,仍然动辄“10万+”“刷爆朋友圈”,引起很多人的焦虑。

  有些造谣者对影视片段进行配音配文,制成戏谑嘲讽的图片视频,抓住年轻群体猎奇心理重的特点,形成裂变式传播。此类谣言的危害比较隐蔽,看似无伤大雅,但在“笑点”的提炼过程中,改编事实,打趣调侃主流观念,形成消极负面的认知惯性,后续效应很长时间都难以消除,且一旦出现类似事件,还会再次成为传播热点。

  “网络谣言制造门槛低,经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网上论坛、微博等转发后,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陈晓山表示,由于取证难、溯源难,侦破食品安全网络谣言案件并非易事。

  谣言冲击行业

  替代产品生产者渔利

  低成本造谣、高成本辟谣,是谣言传播的特点。专家指出,网上谣言不过几句话、一张图、一段视频,但一旦传播开来则呈现“病毒式”“裂变式”趋势,一方面给行业带来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也对老百姓正常生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甚至给社会带来恐慌情绪。比如“面条洗出胶不能吃”等谣言的传播,势必冲击面条生产企业,而“塑料紫菜”谣言伤及整个产业链的元气,同时给相关替代产品生产者带来利益。

  专家表示,治理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舆论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公安部网安局表示,将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打击整治力度。根据刑法,捏造并散布虚假食品安全谣言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寻衅滋事罪等多种犯罪,公安机关将予以严厉打击;对于制造、散布食品安全谣言,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作出治安处罚。

  “相关互联网企业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新出现的、翻新的谣言,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阻断,清理、删除虚假不实信息。”张宏业说,广大群众也应注意理性、文明上网,注意辨别各类网上不实信息,自觉抵制谣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发现谣言及时举报。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男子在动车厕所吸烟触发烟雾报警致列车降速,被行
·4名乘客被“遗忘”机场?东航官微转发涉事乘客微
·为销售盗版书籍开41家网店,4人犯罪团伙被上海警
·华容洞庭湖大堤决堤后的“第二道防线”现多处管涌
·服装店里卖烟花,上海宝山警方侦破一起非法存储烟
·上海男子供养女友及其丈夫一家5年,被骗200万元选
·从一起行政案件看林业部门法定职责的履行
·山东铁路桥被撞后续:2人追刑责 8人被问责
·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故已致10死 尚有23人待搜救
·感染新冠病毒的医生:同事听说我“去世”大哭一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