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女儿去旅行,天涯海角任我行,今天董事儿要带你去沙漠里耍一耍。“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呜,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风削棱还峻,人脐刃不平”。这一首生动的咏景诗,是唐代诗人对敦煌鸣沙山奇观的描述。千百年以来,无数的游人对西北大地上这一片神奇的沙漠心驰神往,望眼欲穿。
离开敦煌城向南,一眼就看到连绵起伏的敦煌鸣沙山,因此鸣沙山也成为距离城市最近的一片沙漠。远远望去,鸣沙山东枕莫高窟,西至党河口,延绵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宛如两条沙臂一般围护着月牙泉。
根据历史记载,鸣沙山距今至少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后汉书·郡国志》里记载: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到了清代,《敦煌县志》更是将“沙岭晴鸣”列为著名的敦煌八景之一。
鸣沙山全部由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晶莹透亮,一尘不染。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一是游人若从山顶往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二是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自古以来,关于鸣沙山就有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古时候这里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绿洲,汉代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西征,夜间遭敌军的偷袭。正当两军厮杀之际,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这里就有了鸣沙山。据说,现鸣沙山的沙鸣,就来自他们的拼杀之声。
提起鸣沙山,就不得不说月牙泉。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极大。有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20世纪初还有人来此垂钓。在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月牙泉一直都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
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使得月牙泉水位也随之急剧下降。曾经月牙泉一度干涸见底,从而使得月牙泉被分割成两个小泉,不再呈月牙形。
时至今日,“月牙泉是否会消失?”这一个话题已经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这一世界级遗产将面临干涸枯竭的危险。
董事儿真心觉得,如果下次有机会去敦煌旅行,记得来看一眼鸣沙山和月牙泉吧!也许再过几年就真的看不到了,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