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今天是重阳节,东广记者在中山医院的夜间急诊室亲历了两位心脏病突发老人的不同境遇,也带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独身子女的父母们,老了、病了该依靠谁?请听报道。
【现场声压混】
凌晨1点的中山医院急诊室,人来人往、一片嘈杂。家住长桥的90多岁的周老太,由于心脏不适被120紧急送到医院,跟随前来的还有4个子女。【护士:收费处那里,对面那里】挂号、找大夫、换床位,子女们分头行动。仅把老太太从120的担架换到急诊室的临时床位上,子女们和被四处找来的护工就费了不少劲儿
【家:换个床是吗?刚刚换好十分钟都不到。弄不动啊。
护:就这样!一二三。
家:现在我妈生病,我们四个子女来,以后独生子女苦哇。老了不值钱了,都要靠子女了。唉,我们的下代不知道怎么样呢!】
就在赵女士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时,就在她的身边上演着现实版的孤独的“忧伤”。周老太旁边对着门口的临时床位上,一位老婆婆急救后在监护,由于是临时床位,病人又多,看护婆婆的80岁的老伴,只能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老人在小板凳上已经坐了两个晚上,累的话都不愿多说。老人的叹息声在嘈杂的急诊室里显得格外揪心。
【记:您晚上陪着她?爷: 唉是!记:那您的小孩呢?爷:小孩都在外边。
记:您晚上就坐着这儿?爷:就坐着这儿,唉,天天都这样。快80了,哎讨厌啊
赵女士:你看可怜吧。做一晚上啥滋味。这多难过。心情不好。小孩在国外老多的,我们亲戚就有很多。老来苦才是真的苦啊。唉】
子女“力不从心”和“力所不及”是未来老人们要面对的生活常态。在我们呼吁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多照顾父母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子女为生活而打拼,有时无奈的窘境。卢小姐最近就比较焦虑,出国奋斗6、7年,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但独居的父母令她时常担忧。
【我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可以帮助来照顾到我的父母,我的父亲他心肌梗塞已经两次了,我现在非常担心的是如果我妈妈有什么问题的话谁来帮她。我最近在纠结,我是否要放弃国外的工作回到国内。】
回国,要重新寻找工作、要安顿家庭。也许父母又会担忧子女的未来。双方都放不下彼此,彼此又都很无奈,是老龄化社会的特征之一。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而作为迄今为止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上海,预计2015年末,老年人口比例将接近30%,高于全国8-10%。面对独身子女时代的到来,面对每年增多的空巢老人、面对老人吃、住、病、亡等一系列的生活琐事,我们的社会该准备起来了,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不能缺失在未来。卢小姐的一番话值得深思。
【虽然说我们从子女的角度来说去照顾老人,但我们还是希望社会有关部门或者是政府能够帮助我们,能够考虑重视并且开始做一系列相关的准备适应这个会老龄化的问题】